分享

刘禹锡真牛,一首小诗让我们懂得这么多的道理

 邈思遐想 2018-06-16

什么叫诗人,不是写出来的诗对仗工整、韵脚规范,也不是典故众多,语言华丽,而是诗文能经得住读者反复吟诵,又发人深省,同时还能千古流芳,像一坛窖藏的美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香。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自恃有才;杜甫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经历丰富;王维道“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善于感悟。


所以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为诗人,首当其冲当然是有故事的人,没有生活的历练,哪里有曲折的经历,又怎能体味其中的甘苦与荣辱。然后还要会总结,只有生活经验,不会归纳和思考,也无法变成文字。最后才是文采,诗人的勤奋,加上智慧,加上天份,就成就了其伟大而特别的一生。刘禹锡的这首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不仅语言朴实精炼,还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秋风引  唐代: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读这首诗不能像大暑天喝茶,一骨碌就一大口,而要屏住呼吸细细品味。诗的开头很奇特,疑问句引入,仿佛是一种哲学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但是刘禹锡不是哲学家,而是诗人,这样的开篇当然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也是一种写诗的技巧。



作者问完了,既不回答,也不继续深入,而是由抽象转为具象,下一句“萧萧送雁群”告诉我们,秋风有多威武,让树林发出“萧萧”之声,让雁群赶紧离开。这一句也回应了上面的“何处秋风至”,虽然无法知道秋风从何而至,却可以知道其摇曳多姿、摧枯拉朽的特点。


然而诗人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并不是为了去欣赏秋风,也不是观赏大雁。就像有些人免费为你量血压,其实是想向你兜售一些药品。那么刘禹锡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刘禹锡的思路开阔,从天上的雁群写到了地面的庭树,然后再次大笔一挥,又写到了游子。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想到,秋风吹,树梢摇曳,地面上的人应该是同时能听见,怎么会有先后之别?作者文采高妙也正在此处,即使身处同一地点,由于人的思维和关心对象不同,必然是有差别的。反过来恰好说明诗人的生活经历丰富,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才能灵感忽至,写出如此绝妙的意境。



读到这儿我们终于明白了,作者最想表达的是一种“孤客”的思归之情,游子的乡愁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走得越远,思念越深。再回到第一句,我们忽然明白了,作者虽然问“何处秋风至?”,实际上心里一定盼望它是来自家乡的秋风,也许会捎来家人的问候,安慰一下诗人久已落寞的心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