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時慎行,惑時觀心

 愚人道缘 2018-06-16

作者:龍泉

                                     

    我们常說:做人,問心無愧即可。孟子:“心之官則思。”《老子》:“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陽明說:“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即知道,知天。”迷時慎行,惑時觀心。所有的修行,其根本則在於修心。“掃除心界不遺塵”,就是修行。

    這是一個關於心的話題。自古以來,無論道家、儒家還是西來的釋家均重心的修煉。這裏所說的心與體內的心有所不同,生理之心是五臟的主宰,是生命之源;而哲學或宗教所謂的心則是意識形態的,代表思維、意識等,乃是智慧之源。由此可見,無論是生理之心還是意識之心,均是至關重要的。

    在哲學與宗教的視野中,心是通往終極本源——道的重要門戶,因而常將其比喻為“心門”,故有“打開心門”之說,只不過,哲學意義的“心門”要複雜的多,絕非一般意義的“開心”、“看開”,而是“開悟”,這是修养功夫,最終迴歸道的境界。從這個角度看,修養工夫的關鍵在於心,老子所謂“致虛守靜”和莊子“心齋”、“坐忘”工夫也是從心入手的。用現代人的話說,叫做“走心”。

                                       

實際上,無論我們是否修行,或是否以宗教的方式修行,都無法離開“心”,因而,對於常人來說,“用心”就已經很好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用了心,結果都不會太差。而所謂用心,就是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人,如此才能“無愧於心”,這已經是修行的了。

心有真假之分,即所謂真心與假意。所謂真,是一種不違背道德良知的心境,當然這是較高的境界。道家所謂的真,是一種近似於道的境界,莊子講“天真”,即原本的樣子,道法自然而已。因此,修行者力求迴歸本心而摒棄違背真性的恣意妄為,是全性保真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與道合一。

然而,若撇開宗教的概念和範疇,心則具有根本之意,即儒家所謂的三纲领、八條目皆源於心,後世絕大多數修行理論似乎都難以跳出其範疇,如誠、敬、孝等倫理道德規範已經成為約束自己、修身養性的基本方法,使仁義禮智等長存於心,並外發為行,做到心行合一,便已經是很好的修行了。

                                       

    因此,日常修行,只需問心。言行舉止,只需不違於真心真性,已是極高的修為。如孟子所言,見孩子落水而奮不顧身將其救起,是一個人真心真性的體現,孟子謂之仁之端,即慈悲之心,有此心然後捨己救人才能稱為義舉。若先對利弊進行權衡才施救,那就是違心,於宗教的角度看,是沒有任何功德的。

    問心是符合儒、釋、道的修行的,只不過,若將問心當做修行,還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所謂問心,就是凡事過心。問心則難免受到固有價值觀和慾望的影響。價值觀影響抉擇,對於那些是非、對錯、該不該等問題產生直接作用,致使心無法保持中立,從而說服內心保持理性,難免產生利己的偏向,終致違心。

    理性是一種邏輯思維活動,雖然也偶爾會加入道德方面的因素,但當面臨厲害抉擇之時,我們便無法自己了。如見人面臨危難,首先浮現腦海的可能是如下問題:這人會不會是騙子?我會不會被連累?對我有什麽好處?我該不該舍身相救?這麽做值不值得?為什麼別人不舍身相救?為什麼偏偏是我遇上這樣的事情?如此種種。經過這一番理性的思考方才進行幫助,我們已經違心了。

                                       

     不過,好不隱晦地說,這樣的人不在少數,致使社會變得越來越冷漠。因此,世俗社會中,能靜下心來修行是很難得的,而世俗的修行有諸多限制,大多數修行人是以道家、佛家的名義進行著儒家式的修行,因為無法做到“空”和“無”、“無為”,而我們常常提及的隨緣和“道法自然”,已然與老莊的本義相差甚遠,這是最為無奈的。

所有的修行都必須迴歸本心。儒家講正心誠意,即使心充塞“浩然之氣”,使其足以承載其他所有的品德,以便有所作為。這與道家的本心不同。道家追求無為,讓萬物自然而然,讓自己不違背自然,因而,盡力收其“放”心,心不外馳,則神清氣寧,如此才能迴歸本源之道。因此,修行需問心,修道需觀心。

問心可持守善性,觀心可杜絕心念,一念不起而心若明鏡,可照察萬物,而後與道合真。確有人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但絕大多數人僅停留在理论层面。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大抵如此。慈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