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舟山渔场是我国第一渔场

 dongchang 2018-06-17


舟山渔场位于北纬29°30′~31°00′,东经121°30′~125°00′,东侧为舟外渔场,南连渔山渔场,北接长江口渔场,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


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及台湾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四大经济鱼类为主要渔产。



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渔场的主要原因


1.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


2.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排放到该海域的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


3.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4.位置适中,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舟山渔场划分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苏联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 


捕捞情况


舟山渔场自开发以来,一直为沿海渔民共同捕捞场所。


解放以来,浙江、江苏、福建省以及上海市(简称“三省一市”)来舟山渔场捕捞的渔船不断增加,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的一部分渔船亦一度来舟山渔场捕捞。


本世纪60~70年代,集结在嵊山渔场捕冬季带鱼的渔船,旺汛高峰时渔船达1万艘、渔民在15万人以上。



舟山渔场水质环境


盐度年平均表层为12.8~33.2,水深2~70米。


水文因素

  

舟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沿岸流、台湾暖流交汇于此。大陆径流每年平均入舟山渔场海近1万亿立方米,形成强大的低盐水团,水色浑浊,春夏向外伸展,秋冬向沿岸退却。台湾暖流高温高盐,水色澄清,春夏自南向北楔入,直抵沿岸水域,冬季偏离沿岸,向南退缩。


沿岸流南下,随台湾暖流强弱的变化,秋冬季似舌尖状伸入渔场,初夏逐渐向北退缩,形成南北带状逶迤的水团混合区。渔场潮流属正规半日潮区,外侧岛屿连线以东海区,流向以顺时针方向呈旋转流,以西海区,岛屿列布,往复流转突出。


渔场水温,夏季表层月平均最高28℃ ~29℃,冬季8℃以下。渔场盐度,外侧海区月平均29~34‰。内侧海区因受大陆径流影响,变化较大,夏低冬高。



鱼汛

20世纪始到70年代末,春季有小黄鱼汛,夏季有大黄鱼和乌贼汛,秋季有海蜇汛,冬季有带鱼汛。随着大批机动船常年投入生产,渔汛季节已无明显界限。


80年代以来,小黄鱼、大黄鱼、乌贼、海蜇已形不成渔汛,带鱼汛亦出现旺汛不旺,网产趋低的现象。


现主要渔期为11月至翌年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