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你人生的多数痛苦,就在于这一点上看不开

 平行线s7qxo89c 2018-06-17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不断失去的过程。很多人不懂“舍与得”本就是人生常态,且往往是“无法分离、得失相半”,所以穷其一生在追求着“得到更多”,却始终害怕失去,也就陷入了这个死循环中,不论是得到还是失去,只会让自己越痛苦。

一个禅师有三个弟子,有一天,师父问三个徒弟: 门前有两棵树,一棵荣、一棵枯,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大徒弟说: 荣的树好。二徒弟说: 枯的树好。三徒弟说:枯也由它,荣也由它。

看啊,这便看出境界之不同,无论你选择前两者中的哪一种心态,都会因此产生得失之心,因受外境影响而或喜或悲,若是枯也由它,荣也由它,则无论世事如何变迁, 境遇如此转变,皆可泰然处之。

曾国藩曾说过一句话:“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读书为主。”

一、得不足喜

人生有得有失,实属平常,人往往在“得”的时候欣喜若狂,甚至得意忘形,从而变得骄傲自满、目中无人,长此以往,不仅自己疏于戒备、不思进取,且身边的人也会因为你的傲慢自大而疏远你,从而导致“得变成失”,失去了原本更远大的梦想与追求。

二、失不足忧

人又往往在“失”的时候捶胸顿足,甚至怨天尤人、不仅没有在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原因,纠正自己的错误、补足自己的缺陷;反而将责任推于他人,自己心灰意冷,从而死于逆境之中,“失仍是失”。

真正厉害的人,是能够坦然接受得失。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生得失,就如同这“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学会淡然处之。

三、总以发愤读书为主

人不管在什么样的处境下,都不能失去自己那颗进取、学习的心,顺境要读书、要进取,不仅能趋吉避凶,还能够向着更远大的目标前行;逆境要读书,要学习,不仅能够保持沉着冷静的心,还能够修正补足,从而东山再起。

人生的多数痛苦,其实就在于看不开“得失”,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才能真正自在。执着于“得失”,便会化为无尽的欲念、无尽的攀比、无休的争斗,那些曾经胜败、悲欢,总让我们难以释怀。让得失的欲望淡些,那些拥有的终将逝去,唯一能够保留的,是内心的淡然。

【闻尘时说】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带你探寻中国古代各个学说的思想与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