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币投资收藏的开山之祖竟是

 来来永胜 2018-06-18

  

  金投收藏网讯,不论是否是钱币收藏家,还是馈赠、收藏,林林总总的黄金打造的金币在全球各地都深受欢迎。尽管如今金币早已不是流通货币,但黄金独特的魅力从未褪色,投资金币在全球都是一种重要的抗通胀理财工具,但是世界上最早的投资金币到底是怎么来的却很少有人知道。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位于神秘的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是最早推出现代投资金币的国家,也使南非克鲁格金币成为金银币历史上最重要的品种之一。

  20世纪30年代,随着金币逐渐退出流通领域,黄金被各国中央银行普遍作为储备收购。到了6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金本位'的做法在历经一个多世纪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面临取消。而这意味着各国中央银行不再定期大量吸纳新开采的黄金,或控制国际黄金价格.于是很多国家纷纷取消对个人拥有黄金的诸多限制,允许人们任意购买金条或金币。 南非矿业协会受到这一美好前景的鼓舞,迅速做出反应,提出了发行普制金币的新概念,以利于大众对黄金的投资。

  克鲁格金币(Krugerrand) 是一种最著名的南非金币。南非当时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金地,在1970年南非开采高峰期间,生产量曾达到令所有国家都望尘莫及的1000吨,占当时世界总产量的80%。为了促销其出产的黄金,南非在1967年发行克鲁格金币,此后,风行世界。

  克鲁格金币正面有南非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保罗.克鲁格的侧面像,故得名“克鲁格”金币。之后世界一些重要黄金生产大国纷纷效仿,都开始铸造类似的金币,比如美国的鹰洋币、加拿大的枫叶币、澳大利亚的袋鼠币、奥地利的音乐币、英国不列颠金币以及中国的熊猫币等等。其中南非投资金币更是与美国鹰洋币、加拿大枫叶币、澳大利亚袋鼠币和中国的熊猫币并称为世界5大投资币。

由于中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历经了近

5000

年漫长岁月,所以其形制轻重不一,

品种也相当繁杂。就拿我们祖先最初所使用的贝币来讲,就有海贝、贝、骨贝、

蚌贝、陶贝、石贝、玉贝、铜贝、铅贝及银贝、金贝和鎏金贝之分。紧随其后的

布币和刀币虽形式不多,

但其各类铭文却相当丰富。

至于春秋战国后期,

至秦至

汉以后

2000

多年来的方孔圆钱的种类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在这浩如烟海的古钱

之中,既有以桥足半釿布、三孔布、博山刀和晋阳匕为代表的古泉

50

名珍,更

有以铜质方孔为基础的常品和异品,当然还有充满吉语的花钱和名贵的金银币。

这之中“古钱四珍”当是珍中之珍。

  

 

第一珍:国宝金匮。“国宝金匮直万”是新莽时期的钱币,存世极少,迄今仅发

现四枚,堪称中国古钱的大珍。其钱体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圆形方孔,篆书直

读“国宝金匮”,下半部分为一铲形,篆书“直方”二字。钱造型独特,书法古

朴浑厚。

仅存四枚中,

已知其一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另一枚为上海钱币收

藏家张叔驯所得,据说张氏解放前移居美国时,已将珍品带走。

  

 

第二珍:大泉五千。《三四志

 

吴志》中有吴铸造“大泉五千”的记载,但此后

千余年难见其踪迹。

1912

年初,

江浙铁路人在修筑杭甬铁路时,

挖掘出一枚“大

泉五千”铁币,后为上海收藏家程文龙所存。时隔

20

余年钱塘江下游一农民在

掘土时,

又发现一枚“大泉五千”,

此币辗转落入收藏家戴葆庭之手。

戴生前捐

给国家使国人能一睹其真容。

  

 

第三珍:大齐通宝。系唐宋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所铸的铜钱。

我国近代只发现了两枚。

一枚缺角,

号称“缺角大齐”;

另一枚被人钻了四个小

孔,叫做“四眼大齐”。这两枚古钱虽说残缺,却是稀世珍品,可惜的是在抗战

时期它们被国人带出国外,至今仍下落不明。

  

 

第四珍:

天显通宝。

是辽太宗天显年间所铸,

迄今存世仅见一枚,

堪称海内孤品。

1935

12

1

日,

钱币收藏家骆泽以

100

大洋的价格从北京一修房工手中购得

此币。

1942

年,骆泽又以

3000

大洋的价格将这枚“天显通宝”卖给日本东洋货

币协会干事小川浩。从此,这枚国宝级古钱孤品便落入东瀛。

  

 

面对年代如此久远,

品种如此复杂,

又名珍倍出的中国历代古钱,

我们又该如何

鉴赏与收藏呢?

  

 

收藏与投资古钱币,

增强辨伪能力是重要的前题。

由于中国古钱珍品较多,

且价

格颇高,所以各朝各代都有作伪者。辩伪,除了要精通古钱币所书文字、铸行年

代、所用材质、品类版别,还要懂得它的币身锈色、历史渊源、品读方式、发行

背景,甚至能从叩击声音、锈蚀味道上去考察。

由于中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历经了近

5000

年漫长岁月,所以其形制轻重不一,

品种也相当繁杂。就拿我们祖先最初所使用的贝币来讲,就有海贝、贝、骨贝、

蚌贝、陶贝、石贝、玉贝、铜贝、铅贝及银贝、金贝和鎏金贝之分。紧随其后的

布币和刀币虽形式不多,

但其各类铭文却相当丰富。

至于春秋战国后期,

至秦至

汉以后

2000

多年来的方孔圆钱的种类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在这浩如烟海的古钱

之中,既有以桥足半釿布、三孔布、博山刀和晋阳匕为代表的古泉

50

名珍,更

有以铜质方孔为基础的常品和异品,当然还有充满吉语的花钱和名贵的金银币。

这之中“古钱四珍”当是珍中之珍。

  

 

第一珍:国宝金匮。“国宝金匮直万”是新莽时期的钱币,存世极少,迄今仅发

现四枚,堪称中国古钱的大珍。其钱体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圆形方孔,篆书直

读“国宝金匮”,下半部分为一铲形,篆书“直方”二字。钱造型独特,书法古

朴浑厚。

仅存四枚中,

已知其一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另一枚为上海钱币收

藏家张叔驯所得,据说张氏解放前移居美国时,已将珍品带走。

  

 

第二珍:大泉五千。《三四志

 

吴志》中有吴铸造“大泉五千”的记载,但此后

千余年难见其踪迹。

1912

年初,

江浙铁路人在修筑杭甬铁路时,

挖掘出一枚“大

泉五千”铁币,后为上海收藏家程文龙所存。时隔

20

余年钱塘江下游一农民在

掘土时,

又发现一枚“大泉五千”,

此币辗转落入收藏家戴葆庭之手。

戴生前捐

给国家使国人能一睹其真容。

  

 

第三珍:大齐通宝。系唐宋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所铸的铜钱。

我国近代只发现了两枚。

一枚缺角,

号称“缺角大齐”;

另一枚被人钻了四个小

孔,叫做“四眼大齐”。这两枚古钱虽说残缺,却是稀世珍品,可惜的是在抗战

时期它们被国人带出国外,至今仍下落不明。

  

 

第四珍:

天显通宝。

是辽太宗天显年间所铸,

迄今存世仅见一枚,

堪称海内孤品。

1935

12

1

日,

钱币收藏家骆泽以

100

大洋的价格从北京一修房工手中购得

此币。

1942

年,骆泽又以

3000

大洋的价格将这枚“天显通宝”卖给日本东洋货

币协会干事小川浩。从此,这枚国宝级古钱孤品便落入东瀛。

  

 

面对年代如此久远,

品种如此复杂,

又名珍倍出的中国历代古钱,

我们又该如何

鉴赏与收藏呢?

  

 

收藏与投资古钱币,

增强辨伪能力是重要的前题。

由于中国古钱珍品较多,

且价

格颇高,所以各朝各代都有作伪者。辩伪,除了要精通古钱币所书文字、铸行年

代、所用材质、品类版别,还要懂得它的币身锈色、历史渊源、品读方式、发行

背景,甚至能从叩击声音、锈蚀味道上去考察。



1、看品质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后期采用银铸造钱币,在添加少量的其它金属元素比方光绪元宝银元,袁大头银元等,都是比较典型的钱币之一

  

  2、观锈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锈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1)将伪品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锈色;(2)将伪品放入盐卤砂(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传世品伪锈的作法是把伪品用火熏黑、擦油、打蜡。传世真品黑得沉着、光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3、看铸币铭文

  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铭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铭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古钱真伪的依据。

  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铭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代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铭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币铭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