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禅答“乐不思蜀”被嘲笑千年,却不知他后面还有一句才是大智慧

 昵称32901809 2018-06-18

问题:如何每天都能读到这样的故事?

回答:点击右上方“关注”小编头条号!

现代人一提到后主刘禅,脑中浮现的就是一副“扶不起的阿斗”的形象。刘禅最让人鄙夷的是其投降之后,“乐不思蜀”的典故,让其被后世嘲笑千年,成为其昏聩无能的铁证。

刘禅答“乐不思蜀”被嘲笑千年,却不知他后面还有一句才是大智慧

“乐不思蜀”的故事是这样的。据史书记载,刘禅投降后,被掠到魏国,封为安乐公。把持魏国朝政的司马昭接见刘禅问道:“颇思蜀否?”刘禅回道:“此间乐,不思蜀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司马昭问刘禅:“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这儿挺快活的,我不想念蜀地了。”

因为史书记载和后世演义的缘故,这个“乐不思蜀”的负面评价,被无限放大。其实,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刘禅回答的应该是非常合理的。如果刘禅表达思念蜀国,那下场必定不会“安乐”了,这一点有很多历史教训。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整天都写一些思念故国的词作,结果换回毒酒一杯。

刘禅答“乐不思蜀”被嘲笑千年,却不知他后面还有一句才是大智慧

听到刘禅“乐不思蜀”的回答之后,连刘禅手下的大臣郤正都看不下去了,于是说:“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刘禅于是深以为然。这就有了刘禅后面说的一句话,正是这关键一句话,才让生性多疑的司马昭完全放下戒心,刘禅得以王国之君身份寿终正寝。

后来,司马昭果然还不放心刘禅,于是找机会又问刘禅:“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这回刘禅回答:“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等于是把郤正的原话背了下来,说完还装出一副欲哭无泪闭目悲伤的样子。

刘禅答“乐不思蜀”被嘲笑千年,却不知他后面还有一句才是大智慧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样,笑道:“这话好像是郤正说的啊!”刘禅睁开眼,傻呵呵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郤正教我的。”司马昭大笑,就连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司马昭这回彻底放心了,没有再动杀他的念头

《三国志集解》引于慎行的话说:“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同样是投降皇帝,刘禅能寿终正寝,而东吴末帝孙皓则被司马炎直接毒杀,由此可见刘禅并不是真傻,用大智若愚来形容可能更贴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