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者/张国胜 一 千里风尘临曲滨, 三闾故里谒灵均。 营销广告随时改, 纪念文章未出新。 沽酒汨罗心缱绻, 吹竽楚赋意浑沦。 低徊江岸解青粽, 聊为先贤奠水神。 ![]() 二 龙舟竞发远江皋, 百棹齐操逐浪滔。 离岸索图寻伍庙, 躬身面水酹芳醪。 乱朝谏议真需胆, 误国谗言胜用刀。 已悼屈平觞暮楚, 今来吴地祭胥涛。 注:传说伍子胥死后被封钱江潮神。 ![]() ![]() 作者/永忆江湖 飘飘万户粽香多, 朗朗唯余诵楚歌。 双主沉沦终灭国, 孤臣清醒岂随波。 吟骚悲叹躅江岸, 破郢忍看投汨罗。 屈子英灵今若在, 当驱虬凤驾银河。 注:“双主”指楚怀王和楚襄王。 ![]() ![]() 作者/阚胜凯 童年佳节少思量, 老至逢时意自长。 包粽上心趋习俗, 倾樽尽兴话安康。 诗词许我存真性, 岁月催人到夕阳。 千载贤愚一抔土, 几多湮灭几留芳。 ![]() ![]() 作者/沙棘 胜日喜逢端午节, 香风却伴泪双行。 光阴一寸怜肠断, 思绪三分惜楚亡。 谁使荆门蒲草瘦? 孰知屈子汨罗殇? 国兴不忘前车鉴, 众志成城图自强。 ![]() ![]() 作者/戴家鼎 榴花吐焰夏风熏, 端午悬蒲野艾馨。 邻里街区众民乐, 党群鱼水万家亲。 访贫赠粽情深日, 慰寡到家福至身。 盛世同圆強国梦, 神州共享好光阴。 ![]() ![]() ![]() ![]() ![]() ![]() 作者/阚胜凯 一 日月其除鬓已霜, 离家五十一端阳。 粽香又满维扬地, 何日得闲探故乡? ![]() 二 苇叶为衣糯米香, 加三红枣味绵长。 马莲紧系相思意, 天国灵均可得尝? ![]() 三 少小端阳馋粽香, 老来佳节暗思量, 屈公大义今人守, 华夏何愁威不扬。 注:马莲,我在北方包粽时用它代替线裹紧粽子。 ![]() ![]() ![]() 作者/陈石年 年年端午忆离骚, 岁岁汩罗魂魄招。 千载贤愚一抔土, 留芳百世叹寥寥。 ![]() ![]() ![]() 作者/王金山 额点雄黄角黍香, 龙舟竞渡鼓铿锵。 剑蒲艾草驱魑魅, 世代高吟屈子殇。 ![]() ![]() ![]() ![]() 作者/王金山 山河破碎叹黎元, 爱国情怀气宇轩。 千古汨罗沉铁骨, 自兹赤县有诗魂。 ![]() ![]() ![]() 作者/吴祈生 榴花吐焰映山红, 萱草舒莲日照穹。 一跃奋身湘水净, 鼓鸣香粽祭孤忠。 ![]() ![]() ![]() 作者/林云 风斜雨细夜初昏, 吟诵怀沙见泪痕。 加水添薪蒸角黍, 江边晨起唤诗魂。 ![]() ![]() ![]() 作者/李传芬 汨水悲流悼屈原, 忠魂求索越千年。 神州飨粽诗公祭, 温故离骚不朽篇。 注:汨水为汨罗江的别称 ![]() ![]() ![]() 作者/何海荣 彩丝七色绳无影, 碧翠何须绣锦袍。 少女出闺天地悦, 玉肌洁澈百年豪。 ![]() ![]() ![]() 作者/何海荣 旭窗遥眺湖滨水, 龙驾昂霄波浪遏。 两岸柳丝风助威, 朝朝仲夏鼓音阔。 ![]() ![]() ![]() 作者/弘一 粽叶倾情糯米香, 艾蒲翠绿挂门框。 雄黃画额童年事, 最忆端阳是故乡。 ![]() ![]() ![]() 作者/文和春 临高远眺望家乡, 粽叶青青糯米香。 且看汨罗江上祭, 楚风漫漫路修长。 ![]() ![]() ![]() 作者/四卿 吟魂楚韵天涯隔, 歌罢方知报国心。 碧艾香蒲归处忆, 清风穆似寄情音。 ![]() ![]() ![]() 作者/吴弘 端午粽香悲屈子, 雄黄艾草辟魔邪。 忠魂一去数千载, 但遣离骚在世家。 主编:范立峰 编辑:虞通达 制作:张雪梅 校对:王怡宁 ![]() 投稿须知: 1、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格律请自检。 2、一次投稿15首左右,原创,请勿一稿多投。30天内未刊发,可另投他处。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