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早早尿毒症,降低蛋白尿,自问这2点你做到了吗

 我爱你文摘 2018-06-18

尿蛋白转阴是肾病患者所追求的,虽然蛋白尿完全好转不意味着肾病完全治愈了,但对病情的治疗及肾功能的保护有很大的好处。

不少肾友再治疗蛋白尿方面下个很大功夫,但有时候就是不能走出反复发作的“怪圈”,每次刚治好没多久,就又会出现,让人焦急又无奈。

为什么有很多人蛋白尿不能彻底治疗?

不少人其实都忽视了这个重要的指标——血浆白蛋白。大量蛋白尿的漏出会导致血浆中蛋白尿的流失,而血浆白蛋白的丢失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水肿如双下肢水肿、甚至全身水肿和低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同时血浆白蛋白下降还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从而肾友们更容易出现感冒等感染的情况,导致蛋白尿反复发作,肾功能加速进展,必然结果就是尿蛋白很难转阴。

如何处理血浆白蛋白下降的情况,对降低蛋白尿更有利处?这2点肾友要注意起来

  • 药物治疗最关键,不要陷入两个误区

面对肾小球滤过受损,肾功能下降后导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血浆白蛋白的下降,继发严重水肿的情况,首先的就是药物治疗。

往往很多人一开始就用激素加利尿剂来抑制尿蛋白漏出,消除水肿。但值得注意的是,激素虽能抑制蛋白漏出,阻止血浆白蛋白的流失,但却易出现加重水肿的副作用,不能达到消肿的目的,加重肾脏、心脏的负担。利尿剂看起来能消肿,但大量蛋白尿引起的水肿,注意事水溢出到了皮肤表层,服用利尿剂排水的作用很少。

所以应该就通过及时补充血浆白蛋白,来治疗低蛋白血症及水肿的情况。主要是通过注射人体白蛋白,来快速补充血浆白蛋白,从而达到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的目的,消肿的同时也能减轻蛋白尿的复发,就给彻底治疗蛋白尿提供的有利条件。

  • 饮食管理不能少,缺的都补回来

优质低蛋白饮食既能补充大量丢失的蛋白,也能提高血浆白蛋白。但避免蛋白质摄入过多加重蛋白尿。应该制定好合理的饮食计划。

肾病1、2期的患者出现严重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每天每人摄入蛋白质维持在1-1.2g/kg体重;肾病3、4期的患者肾功能下降,每天每人摄入蛋白质控制在08.-1g/kg体重;终末期的患者不用严格限制蛋白的摄入,维持在每天每人1g/kg体重。

提醒:成年人一般血浆蛋白正常范围是35-50g/L,肾病患者低于20g/L易出现生命危险,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监测这项指标。

如果大家有肾病如蛋白尿、血肌酐、高血压等方面问题,可点“了解更多”,为你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