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不需要老鼠点头

 369蓝田书院 2018-06-18

 

封志强(河北省石家庄市)

 数千年来,中医护佑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中医的疗效早已经被这个民族的亿万人民所验证、所确认,不需要老鼠点头。而尹常健先生发表文章说:“认为中医的理论和经验不必要非得‘老鼠点头’,这种观点当然是片面的。”(《中国中医药报》2010.4.21)。似乎中医理论需要老鼠点头才能认可。

西医医事活动是针对病、症、病毒、细菌、或者其它什么病源体或病灶。以试验为基础,在化学或物理试验完成之后,出于人道考虑,不公开用活人做试验,而是用容易繁殖的小白鼠做试验材料。“小白鼠点头”之后,在此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科学”环节,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的西药,产生了许多治疗方法,制定了许多“科学”标准。人并不是试管、烧瓶或老鼠。难免造成为科学而“科学”,病治好了,人死了。比如,医生熊卓为被同事做手术后毙命,北大医院表示,死者熊卓为因腰椎滑脱在该院骨科住院诊治,由骨科主任李淳德教授主刀成功实施了手术,但术后发生了肺栓塞并发症,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重症监护室死亡。人都死了,还说:'成功实施了手术,并且强调说:“而手术本身的成功不能否认。”这就是西医的标准。以“科学的标准”掩护“科学”的失误。按此标准,服用西药使多少人致残、致死,尚未可知。因为医生给你服用的药品是在小白鼠身上做过试验,又经过许多严格科学环节制造出来的,对于某病、某病毒有确切疗效。我无意否定西医,而是想告诫人们,治病的着眼点应该是活着的人,而不是其它。

基于“老鼠点头”的西医理念,尹先生提出,“对中医疗效的追求也不再单单是‘证’的减轻和消除,还要有‘病’的好转或康复,”这是尹先生给中医设定两个两个目标,实际是西医单纯“治病”的目标,或者是“治病不管命”的目标。中医治病的本质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在调整的过程中使某些疾病痊愈。曾经治疗一例风痰上扰而头疼的患者,空腹血糖7.6(尿糖不高),给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并嘱其停服降糖药。不到20剂药,病愈,测试血糖6.1。能说“半夏白术天麻汤”是降血糖的药吗?中医说,不能,也不能说是治头疼的药。面对一个腹部胀大的病人,叫鼓胀病、肝癌、还是叫腹胀、肚疼都不重要,要紧的是根据望闻问切所得到的资料(包括西医的检测资料),别阴阳、辨八纲,理清它与各脏腑以及各个症状之间的关系,才能确定治则,立法处方。如果诊疗只是针对“证”和“病”两个目标而不是针对人,尹先生所抓住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不可能是中医学术研究的三条主线,只能是西医的一条主线。面对一个多病在身的人,可能医院有多少检测仪器她就有多少病,加上许许多多的症状,西医这一条主线也将显得模糊不清。

先生说,“建立科学统一的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疗效评估的方法与模式,又要充分体现中医疗效的特色。”舍去中医的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经络、四气五味、升降归经等基本理念,去“体现”中医疗效的特色只能是一句空话,“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疗效评估的方法与模式”才是真实。由此可知,尹先生所建立的中医评价体系只能是借鉴或照搬西医的评价体系。其实,尹先生对中医已经有了明确的评价。尹先生说:“中医学由于诞生年代久远,典籍汗牛充栋,文献浩如烟海,科学主题不够凝练,……甚至演绎出互相对立的观点,使人难得要领;”尹先生在“我们需要构建新的中医理论体系”一文中说:“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治疗现代医学疾病是适用的、可行的,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的”。“但同时还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片面性、局限性、随意性,甚至是盲目性。”(《中国中医药报》20091111)。一个“随意性,甚至是盲目性”的理论,何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先生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医理论呢?他说,“ 所谓新的中医理论体系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完整准确地继承中医学术精华,……;二是合理吸纳现代医学科学理念如生命本质、疾病发生学、临床治疗学、预防医学等内容。”对于一个“难得要领”、“随意性,甚至是盲目性”的理论还有精华可言吗?没有。剩下的只有“合理吸纳现代医学科学理念”的理论了。所以,尹先生说,“认为中医的理论和经验不必要非得‘老鼠点头’,这种观点当然是片面的。”可见,尹先生创建的新理论是,“老鼠点头的现代医学(西医)理念”的理论。

该理论的缺陷已经逐步显现,仅以药物研制领域为例说明如下。对千百年来疗效稳定、可靠的中成药,进行化学分析、老鼠试验。耗费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而毫无实际意义。比如,对六味地黄丸研究的结论是: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然而,对于脾肾阳虚之人却适得其反。将本来无副作用的中药,提取所谓“有效成分”,加工成有副作用的西药,其中少不了老鼠的功劳。中医用药上千种、常用的几百种,可以调配无数个汤剂配方,来应对变化无穷的疾病,可是,在老鼠的协助下,贴上“科学”的标签,加工制造出大量的西化中成药,把本来可以灵活组方的单味中药固定在不同的组合里。药店里,治感冒或治某炎的药各有几十种,患者无所适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推动中药饮片价格上涨,增加社会经济负担。

 

               2010.4.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