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维说虾-时间系列⑫

 倪文彬 2018-06-18



作者 | 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王维 

来源 |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


一月,终于又到了一年养虾的尾声了。即使是较晚放苗的冬棚养殖,这个时候也应该要进入上市规格了,否则就很可能赶不上出售的最佳时机了。但凡达到上市规格的池塘,现在要做的除了维护环境,防病保虾,减少死亡,加快生长,尽量催肥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靓虾操作。即是尽量在短时间内提升对虾品质,让整池对虾获得较为完整的肢体外观,漂亮体色,良好活力、饱满肠胃、合理的器官比例等,就是俗话说的卖相要好。上述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一池对虾的出售价格以及养殖者在当地虾中圈子里的口碑。前者直接影响一造的收益,后者会在随后的一两年里都会影响该养殖者对虾的出售价格。所以作为长期对虾养殖者这些就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靓虾操作算是各地养殖高手在养殖中慢慢总结出来的经验操作。一般不刻意了解,大多数人很少去咨询这方面相关的问题。毕竟大多数养殖者到了对虾上市规格,关注重心往往就转移到市场售价上去了,很多对虾生长方面的细节就都开始慢慢忽视起来。




靓虾操作的常见措施有:


1

消除污染:


养殖中产生的污染物会严重的影响对虾体色外观、风味品质。如去年今年出现的黑脚病(有人认为是病毒,处理下来却见效甚微;而一些养殖高手着重处理池底污染物,从底污中毒的角度去谋求解决,反而取得很好的疗效)、又如黑鳃、烂鳃、褐斑等。笔者认为都是环境污染过重导致对虾体表出现各种难看的体表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对虾卖相极差,也不耐运输,烹饪出来的口感也会差很多,价格上会大打折扣。所以想要在出售前虾身漂亮些,处理污染是第一步。


■ 黑脚


■ 黑鳃


很多养殖户到了最后快要出售前就放松警惕,认为反正都快卖了,一旦出问题马上卖掉就可以了,就不再重视最后环境的调理,这对于想要得到靓虾,得到高品质卖相的对虾的养殖者来说是大错特错的。所以越是到了最后阶段越要反复的改底(严重的24小时之内两次氧化改底配一次生物改底;但要注意改底产品得经常换,每种连续使用不能超过三次)、氧化水体(后期溶解有机物偏重,笔者甚至怀疑黑脚病就是溶解有机物中毒所致,需要经常用各种不同的氧化剂将之氧化降解)和频繁培菌(每种活菌交替使用,每种不能超过两次)。


2

提高盐度:


这是最简单也是大多数养殖者都熟悉的,稍微养虾有两三年的养殖者,哪怕是在两湖、四川、珠三角、长三角等纯淡水养殖区域,都多少知道卖虾前提高盐度对出虾是有好处的。提高盐度可明显提高对虾甲壳硬度(不止是对虾,甲壳类养殖都适用),轻微的改善肌体通透性,能让甲壳肌肉鲜亮,缓解一些环境毒副甚至是轻微的细菌感染症状(如体红、体黑、甲壳粗糙等)。


提高盐度的途径一般可加海水、盐卤水、粗盐、地下盐水等。但要注意:一是必须保证水质或粗盐质量没问题,最起码是经过水化检测没发现太大问题;若有藻类的(纯海水或盐湖水),还必须镜检藻相甚至是弧菌情况,以避免中毒风险或感染病菌。二是提高盐度必须遵循缓慢渐进的原则。开始两、三天加水都是少量(3-5公分的水量或3-5斤/亩/天的粗盐)的加,慢慢的可以逐渐增加加水量或用量(5-20公分水量或5-15斤/亩/天粗盐)。


3

增强吸收:


说白点就是调理肠胃消化吸收功能,这一点对于有经验的养殖者来说其实在整个养殖周期里都是非常重视的。准确来说,若是没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的话,大多数营养药物的使用都将是花钱费力不讨好。所以调理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是靓体操作的重中之重。这方面的操作并不复杂,就是适量的连续拌喂活菌或生物制剂。若养殖者了解每种活菌相应的效果,有针对的阶段性内服那当然是最好的;若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也可多种高品质的活菌交替拌喂或混合拌喂也有很大几率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般市面上常见的活菌有:光合菌,可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减少污染排放,但高品质的不多;强耗氧型芽孢菌(这是最早也是最多用于拌喂的活菌,但对虾养殖近几年注重溶氧要求,很多人畏之如虎,就忽略了强耗氧型芽孢在拌喂上的特殊功效了),能促进消化,分解毒素,消耗胃肠多余氧气以抑制好氧型致病菌的繁殖,对于调理肠胃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基本没有副作用乳酸菌,这个在调理肠胃上的效果基本已被大多数养殖者认可了,就不多说了,它对于细肠、空肠甚至停料不吃(是大剂量外用)的效果都很不错,与几乎所有的营养药物也都能搭配使用,但同时也要注意其粗肠的效果,在长期大剂量内服时可能变成病变(肠道长期过粗的话也会导致营养吸收出现障碍,严重的会出现棉花虾);酵母菌,这个和乳酸菌的效果大体类似,品质好的也有粗肠效果,区别在于酵母菌营养更为丰富一些,增加免疫这块强于乳酸菌,但长期使用一样也有肠道过粗的副作用;蛭弧菌有很强的杀菌效果,可以在高温、升温、底质水质恶化时偶尔混合其他活菌拌喂一两餐以达到控制致病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和弧菌的效果。对于缓解红肠的效果很好。


以上这些就是各种常见活菌制剂的具体针对性用法,若是搞不清楚的也可混合拌喂以求综合疗效。另外,若是长期拌喂都效果不明显的,一是换些质量好点的厂家重新试试,再就是用中药(尤其是三黄散,大黄液)大剂量拌喂两、三天或外用两、三次之后再来拌喂活菌生物制剂。



4

增加矿源:


最后的时期除了高硬度水质以外,多数池塘都可通过大量添加矿物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来提高甲壳硬度,增加体重。这类药物大都还能清爽水质,同样也能令体表的一些症状得到缓解。另外,微量元素的大剂量外用泼洒,可以促进机体水体新陈代谢的加速,有很好的排毒靓身增强活力的效果。


常见的补矿产品有:熟石灰、沸石粉、白云石粉、滑石粉,至于有机酸钙和微量元素一般有厂家的成品药物可选。注意,前面的几种石粉类一般是白天使用,侧重补矿的话最好搭配活菌(尤其是EM菌、乳酸菌、光合菌等)同用,若是底质不佳,虾有缺氧靠边的可搭配底改或氧化剂或增氧剂同用。而厂家的补矿成品药物,由于大都容易被微生物吸收利用掉,所以最好不要在白天使用,晚上使用可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损失。


5

补充营养:


很多营养产品在大剂量使用(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时大都能明显改变体色外观。如:虾青素(或是海洋红酵母)可令肌肉青透,改善肉质风味,显著提高肌体活力,肌肉弹跳力,缓解中毒症状,明显增强机体各方面的耐受性,是最后阶段靓虾操作的常用药物,也是效果最明显的药物之一多维减轻肌体中毒症状,促进体表伤口愈合品质好的,尤其是水溶性的多维能快速提高活力(计量大点有些一、两餐就能见效),提高甲壳硬度及匀称度(脂溶性的无法达到这个效果);多糖保护细胞表壁结构和表皮黏膜组织,可令体内器官轮廓清晰化(很多虾中喜欢这个卖点,也是耐运输对虾的一个外观表现),增强活力和耐受性微量元素加速机体代谢排毒功能,促进机体内外毒素的代谢转化,减轻肌体中毒症状,提高体表清洁度,明显增强体质(这个内服用量不能过大,可长期正常剂量拌喂;外用则没有限制)。


营养药物要注意其对水体的影响,比如微量元素或多糖都很容易被菌相藻相吸收,藻相不佳的或浊水养殖的池塘很可能会引发藻类疯长之后缺氧甚至是倒藻中毒,所以外用的时间一般选在半夜进行。至于内服,效果来得较慢,必须在出售前半个月就得大剂量连续拌喂(除微量元素以外)。另外,营养药物搭配活菌或生物制剂效果会更好。


6

注意操作:


出售时的系列操作也会影响对虾最后的卖相。甚至会直接让你整套靓虾操作功亏一篑。


收虾应选择天气清爽的清晨或上午,不能在东风、低压、闷热(冬棚要注意不要在大晴天升温时收虾,阴天最佳)天气时操作(此时捕捞软壳、红身、红肝的会较多);不能在初一十五蜕壳期附近捕捞;捕捞前6-8小时应该停料或减料清肠,减小饲料的消化对对虾口感以及存活率的影响(饱食状态下捕捞也会因消化负荷或摄食活动造成对虾体色偏暗或发红;运输过程中因长时间处于饱食状态甚至会引发肝脏受损而坏死导致对虾死亡,影响运输存活率;饱食状态的对虾在烹饪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爆肝的现象,影响口感);用药刺激捕捞的对虾品质和存活率都会很差,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药刺激赶虾捕捞;收虾时立即用少量碎冰分层保鲜也是保存品质的一个措施。收虾6小时以内严禁使用任何能提高对虾活力体质的药物,因为这会令对虾在运输途中活动加剧而出现大量损耗。


朝霞不出门,不适合出虾

笔者走访市场的时候有很多人都有聊到一个疑问:相同的规格、相似的产量、相近的时间,却总有那么一、两个人比他们绝大多数的虾价高,卖得好,赚得多,而虾中似乎都很喜欢买他们的虾,很多人不清楚是为何。其实这就是因为别人的虾总是比他们的品质好,虾身鲜靓,活蹦又乱跳,运输存活率高,这才能让收虾的老板卖出高价钱嘛。而大多数养殖者不是很重视靓虾操作,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把虾养到有价格就已经非常不易了,哪里还能慢慢等到调好对虾卖相?这就让那些懂得去进行靓虾操作的少数人显得更为珍贵,自然就能卖出更好的价格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