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的端午节

 文冠厚朴 2018-06-18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佳作,让我们通过诗词感受一下古人的端午情怀。



  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诗词



赏析:


《端午日赐衣》出自《全唐诗》。这是诗人在757年五月,官拜左拾遗时所作。诗人描写了端午节的风俗,实际上是描写了自己在做官之后的心情。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诗词



赏析:


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


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诗词



赏析:


  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


  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


  欧阳修《渔家傲》写的闺中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享用粽子后,未出阁的姑娘,在家休息,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诗词



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代: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诗词



赏析:


万历十九年(1591),作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神宗朱翊钧即位后的朝政,抨击宰辅张居正和申时行,因而被贬广东徐闻任典史。二十年(1592)调任浙江遂昌知县,颇多善政,并有诗作讽刺朝政,关心民间疾苦。


 《午日处州禁竞渡》,主要是面对赛龙舟的情景,而生出对屈原的怀念。


  汤显祖此诗写禁止竞渡,别具一格。但是,需要强调,汤显祖对屈原不是不尊敬。汤显祖歌咏屈原的诗句很多,其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摸鱼儿·午日雨眺


  清代:纳兰性德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端午诗词



赏析: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从词的副标题“午日雨眺”可以看出,这首词写于五月初五端午节,纳兰雨中凭眺生情,感怀而作。


词人对屈原的凭吊语其实隐含了词人自己的今昔之慨和身世之感。同时这首词的亮点是,前面描绘的景色并非显得哀怨凄清,而后面抒情则细腻委婉哀怨,前后形成较大的对比,如此大的转折,更使这首词所抒之情深厚郁勃,沉致幽婉了。全词通过运用典故,寓情于景,将词人的愁绪与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来源:根据古诗文网的相关内容整理而成;编辑整理:徐继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