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黄帝族群的族属问题

 岁差两万武 2018-06-18
    过去N多年,学界一直认定黄帝族是有熊氏或者有熊国,所以黄帝就是有熊国的国君。这种观点一直没有被怀疑过,本人在阅读刘德增著的《解读山东人》时,得知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包牺氏部落联盟图腾陶罐排序图,突然间发现,汉文化传承的一些历史资料是错误的。华夏包牺氏最初的联盟只有中西部的十个部落,这十个部落加上联盟图腾,一共有十一个图腾。而且包牺氏,并不叫包牺氏,而是叫博羲。关于博羲的含义,本人的理解是:十字太阳文化族群与园形太阳文化族群联合而成的大联盟,所以图腾就是一个圆形加一个十字,这个符号读“博”而不读包,羲字就是两横一竖。在博羲联盟中,根据从右向左的主次排列,黄帝族的中央夏族排列第三位(见图腾5),图腾符号总体上就想一个“黄”字,黄帝族的名称由此而来,但我们细看黄字下面还有一个似圆非圆的符号,这是濮文“妥”字,指中央氏。排名第六位的是华胥氏(见图腾7),华胥氏的图腾就是华字云纹,下面是煦字,也读胥、熊,所以华胥氏也称补胥、有熊,有熊氏、有熊国的称谓便由此而来。再來看排序第八位的周族补照氏(见图腾11),周族也是单列的族群,不属于黄帝族后裔。所以周史将周族说成是黄帝族后裔,纯粹就是历史的造假。从博羲联盟图腾中我们看出,黄帝族、华胥有熊氏,周族补照氏都是各自独立的族群,而且在这一时期西部的氐羌和月氏族群中,只有小月氏的栗鲁氏加入了博羲联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属于秦安大地湾伏羲族群的赫胥氏在联盟中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于东湖族群的蚌埠氏,出土这些陶罐图腾的墓主人,是蚌埠氏酋长,也是最初的博羲联盟的盟主。蚌埠氏后来被称为彭祖,这个族群实际上的功劳比伏羲氏大,他先当盟主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在这个图腾排序中,女娲博恒氏的图腾排在最后(见图腾9),因为女娲的博那联盟解体,博恒氏势力衰微,所以就被排在最后。博羲联盟的地位排序为:一、蚌埠氏,二、赫胥氏,三、中央氏(黄帝族),四、栗鲁氏(炎帝族),五、卓鲁氏(尊陆氏),六、华胥氏,七、什勺氏,八、补照氏(周族),九、骊连氏,十、博恒氏。这个图腾排序说明,在博羲联盟早期,东部的神农四部落尚未加入联盟,但是人们总是将后来加入联盟的神农氏与早已入盟的炎帝栗鲁氏混为一谈,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
             关于黄帝族群的族属问题
                          博羲联盟图腾排序图(上排中间为博羲图腾)
     
              关于黄帝族群的族属问题
                           夏族中央氏(黄帝族)图腾(见图腾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