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箬香又袭粽情浓

 畅游世界2015 2018-06-18

  '五月五,又端阳,插艾香,吃粽子,沾白糖,划龙舟,喜洋洋。'那熟悉的儿时歌谣声,仿佛在耳边轻轻飘荡,勾起思念的味蕾。一捧糯米,两张粽箬,清水煮熟,看似简单,却是童年那与众不同的粽香,烙在心里的端午味道。
六月的夏天,赤日炎炎,人乏心浮,花鸟倦怠。如若还有一丝清凉,想必一定藏在池塘边的碧水之中,骄阳再烈也难穿透碧水悠悠,躲在绿荷之下,回忆起有故事的童年。那最清晰的不是骄阳和浓荫,夏天,是童年记忆中最美味的时节,各种粽子应有尽有,显得格外珍贵。因此吃起来,也就格外小心和仔细,那种滋味,是许多年后的今天也记忆犹新的。又开始包粽子了吗?最爱吃的粽子是什么口味的?红枣?豆沙?咸肉?蛋黄?花样百吃,总有一款惊艳你的味蕾。

  常州一般喜欢裹小脚粽,小脚粽裹得紧,硬而香,而常州还有一种创新的粽子叫'龙舟粽',其实就是在四角粽的形状上再加长些。

  小时候包粽子里面至多只加蚕豆瓣、红豆等价廉又容易取材的食材,今又来包粽子了,在粽子里加进了花生米、蜜枣、瘦肉等,而且还有火腿、咸蛋黄、鲍鱼、,香肠等过去想方设法都取不到的食材。

  端午节吃了龙城的龙粽,可以福气一整年!

  童年的味道,始终不能被任何一种美食代替。

  一个人对世界的最初认知,最初的生活美学启蒙,先从童年的味觉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越来越远,但留在味觉里的童年记忆!却在余生的岁月里,越来越浓
化也化不开,说也说不完,一不留神,就夹裹着记忆扑面而来,风尘仆仆却鲜活清晰
……

  话说端午,如今大部分常州人童年的回忆就是吃粽子、挂菖蒲。其实除了这些,常州端午节的习俗还真不少,这一年一度的佳节,常州人家里可热闹了,不仅家家户户要包粽子、挂菖蒲,孩子们还要穿上五毒衣,寺庙的僧人也会向周边的人家赠送钟馗像。'酒入雄黄粽子裹,白云古渡赛龙舟',老常州们的端午节,最有特色的风俗应该当属划龙舟了。

常州古称'六龙城',划龙船历来是龙城人的赏心乐事。 端午节隔夜包粽,早上吃了粽子,人们就要去白云渡看赛龙舟了。清代诗人洪亮吉记载,常州城内五月端阳赛龙舟的盛况:'端阳云溪竞渡有龙舟六艘,城内是五色龙,东门的大小青龙、西门是金龙、南门是白龙、北门是乌龙'。'清晨,故城四方民众划着六龙舟,汇聚城内子城河白云渡东端的白云古渡,争相竞渡。夜以继日,挑灯竞渡,一条条光灿灿的火龙舟游于溪中。'据《武进县志》记载:'夜龙舟之戏四面各垂小灯,竞渡如白昼。'

  今年父亲节又逢端午节,就着节日的气氛,跟父亲拉拉家常,聊聊彼此的近况,生活诸多,也会豁然开朗!父亲在家中是最沉默的角色,父爱深沉而伟大,同时又不轻易流露,父爱总是用特有的方式爱着你,父爱如山。六月粽飘香,在父亲节、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粽'情端午,'爸'占幸福!这个父亲节、端午节,愿你包粽相聚的温情里。

  又见包粽子,又逢父亲节,从小到大,经历最多风雨的是爸爸,得到最少传颂的也是爸爸。长大后,龙城的的美食成千上万,见过无数大厨的珍馐,但少年时米粽的味道,却始终不能被任何一种美食代替。虽然它单调又寻常,但经过时间的发酵后,便发散出奇异的馨香!萦绕在长大后的记忆里,撩拨着味蕾,和这颗日渐成熟的心,使得在年复一年的夏日苏醒,让久违的童心,和收束于记忆中的岁月,再一次久别重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