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理12老子知道领头羊

 謝永裕1701 2018-06-18
--------
推理12老子知道领头羊
180618
--------

1. 羊

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羊”的生存守则。羊每逢碰到危险,就会后退一步,后退的方向是朝向群体中心,这样头顶上的羊角头盾就朝向外侧,自动围成一道城墙,将弱小围在中央,不够狠的猎食者只能望“羊”兴叹,无可奈何。

羣羊筑出一道不动的城墙,将弱小围在中间,这是最安全的办法,如果逃跑移动,弱小自然掉队,成为狼的祭品。母羊最想保护的反而最快落网?是以母羊遇到危险绝对不会移动,后退一步,用最坚硬的头壳对准敌人,这就是羊的生存法则。人类发明的筑城防御法会不会是从羊的作为学来的呢?也说不定。

2. 领头羊

刚才说过了:羊碰到危险,本能是后退一步,永远羊头羊角对向危险,柔软的屁股一定朝向最安全的方向。大家后退一步,没有后退、或者乱动的那一只,不管是够大胆、还是吓破胆,总之就变成领头羊,因为大家都死命维持队形,紧跟在你身后,你就没机会挤进去,领头羊就是这么产生的,神奇吧。“头羊”是被大家“拱”出来的,不一定是自愿的。

“头狼”这王者位置则是拼着老命打来的,所有母狼都是头狼的妻妾,这对强化族群后代也不能说没好处。母羊显然不吃这一套,头羊是被挤到外面的那一只,完全没在保护弱小,怎可能受到优待!所以羊就是羊,很难进化。

3. 《道德经.31章》就很完美地解释了领头羊产生的过程:

●偏将军居左=军师分析一连串的状况,自觉有不能胜任的状况、一个问题就向左边退一步。
●上将军居右=杵在原地没有后退、就形同站在右边,自动成为领导。众目睽睽,想退也来不及的。

《道德经.稷前本.31章》
前771年春,犬戎来袭,幽王举烽火而先前得到好处出兵围西申的诸侯(20章的众人)不来救,其他没拿到好处的诸侯(20章的俗人)见之更愤而不救,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真正过程,跟各位在其他文献当中看到的全然不同。幽王出怪招,征召各邦邦君的嫡长子(君子)带预备队迎战。邦君不得已,要求幽王也要带着新太子亲征(一同出城驻防骊山,不能躲在镐京城内叫别人送死),所以史书记载“幽王与伯盘(6岁)俱死于戏(骊山北侧戏水)”这种奇怪的结果,就是这么来的。“君子”就是邦君的嫡长子、接班人,想也知道都是老子启蒙班的学生。31章是出兵前夕,老子召集学生讲解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不会打仗的人也可以带兵!只是碰到幽王这个疯子,本应驻在骊山阵地等诸侯来救的,竟然冲下山和犬戎玩骑马打仗?最后无一生还,连爱子的生命都不顾,天要疯狂,孰知其故?另外,根据这个时间点,31章应该是镐京城内的最后一章,而26-30章(老子加速培育“有欲者”竞选侯王)发生在三门峡携地,所以这个章序被有心人调动了,正确位置在26章之前。
----
31(文人带兵之道。带兵不一定要会打仗,精神领袖才是真领袖)
3102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3103(不美而美之),(是乐杀)。(夫乐杀),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310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3105言,以丧礼居之。杀人【于】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你们身为邦君,从来都是开口叫别人做事,自己以左边为贵,可是打仗需要动手,站右边舞刀弄枪才会有利。打仗本身是个烂主意,邦君本来就不必会。如今是幽王点名只好硬着头皮充数,这时候要采取陈兵列阵、展现军威来逼使对手放弃,这才是为主上分忧的正确作法,千万别玩冲锋对战,你们是一窍不通的)
 (你们临危受命杀敌,这种事绝对不该赞美,却还有人一心响往,简直就是嗜杀。谈到嗜杀,我是绝对不会推荐这种人当诸侯的)
 (身为君子是吉事重左,凶事才重右。身为将领还要有自知之明,应付不了就要往左边靠、做偏将军,有本领的自然就出现在右边,等于奉大家之命做上将军。你们不要自认身份高就往右边站,小孩子才这样做,这种时候要让有经验会打仗的站右边、做上将军,大家才能活久一点啦)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应该站右边这个尊位呢?一则代表全军讲话要上前站右,对方就知道你是主帅。二则有同学在大家面前战死,你当场就要上前站右,带领大家沉声低嚎,化悲愤为力量,继续完成任务。三则凯旋归来更要上前站右,代表全军接受大家的欢呼)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