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图看懂“山水画皴法”,才惊觉早已活在古画中

 草庐问道 2018-06-19

在谈及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时,山水画这个门类是一定绕不开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古语,也让世人见识到了中国山水画的气韵之美。因此,当公元11-14世纪,欧洲正迎接着黑暗中世纪晚期那一抹曙光的时候,中国的山水画也用自己的“气韵之美”,震撼了世界。

而山水画的巅峰时期,毫无疑问是宋朝的那两三百年。说来也是神奇,单凭一根墨线,一点水溶性颜料,当时创造出的视觉奇迹,至今也无法逾越。

为什么宋朝山水画如此之好呢?想要解答这个疑惑,可以从今天介绍的三幅画入手。

从范宽《雪景寒林图》的浩渺开始,

经过郭熙《早春图》的柔情,

我们的目光,最终落到了李唐这幅稳重的《万壑松风图》上。

这三幅画历经两百余年时间,展现了北宋到南宋审美的变迁

凡晨君一直觉得,了解山水画不应该只是在故宫或是画册里,还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当我们离开高楼林立的城市漫步山中,确实会在某个时刻,有种仿佛身处于山水画里的感觉,毕竟艺术源于生活。

记得2017年夏天逛微博时,看到网友@东南枝三一三在山里拍的照片,美得像一幅山水画。

仔细看时,还能找到山水画的重要元素“皴法”的现实版本。

皴法,指的是中国古代画家将对山石纹理的观察剖析研究和综合整理后,用笔墨把感受的意象,巧妙表达出来的一种技法

了解这些“皴法”,可以帮助我们简单粗暴区分山水画的不同画风和不同流派。

每一位中国古代山水画大师都有自己的“皴法”,每一种“皴法”都是客观世界和他们内心世界的结合,丰富的“皴法”展现出他们强大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观察力。让我们给这些创造美的艺术大师们,点个赞吧!

《跨越时空的艺术碰撞》

35期无广告无删减完整版热卖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