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药品零差价”变成提高医疗质量的一把利器

 智汇百川 2018-06-19

“以药养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顽疾,药品价格太贵,老百姓消费不起,看病成为问题。实行“药品零差价”是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积极推广和实施的破除“以药补医”体制、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措施。

2016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十三五”期间深化医改重点任务之一,其中包括2017年在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降低药品、医用耗材、检查检验等价格;合理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

新医改的重点攻克环节之一便是实行“药品零差价”。它是指医疗机构或药店在销售药品的过程中,以购入价卖给患者。这些医疗机构或药店一般会受到政府的补贴。医疗机构与药店在出售相同药品时价格应相同。

2017年7月29日零时起,昆明城市的省、市级,县(区)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同步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至今已近一年了,有人反映:“取消15%的药品加成后,虽然医院的药价降下来了,但去看病时,好多药品医院时有时无,甚至出现断药的现象,但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项目价格又提上去了,这不成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吗?”

笔者以为不然,如今要成为一名基本称职、从事一般诊疗工作的医生,要先经过5年本科学习,然后到医院接受3年住院医师培训,其后还要经过2至5年专业方向培训,至少为10年的时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则需要更长时间。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的迈克尔·克希芬克说,现在的医生与二三十年前已完全不一样,不仅需要治病救人,还要会与病人及其家人沟通,需要独立思考,终生不断学习。因此,他们的价值就应该提高。

有医院院长担心:“如果药品没有合理的销售利润,那么,谁还会去做这个无利的生意?这样的结果是否会造成医院该进的药物不进,高效的贵药不进,是不是会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笔者认为,一个医院如果没有了患者,一切都是空谈。患者到医院看病,一般要经过问诊、检查、吃药、打针,甚至手术等,治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药物治疗,但医护人员不是靠卖药赚钱,而是要靠他们的医疗服务来赚钱。所以,一旦取消药品加成和降低设备检查费用,提高了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就必须促使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

所以,患者只会选择有着充足药品,以及医疗和服务水平高的医院去诊治。那种因取消药品加成,只为规避一时的损失而不进药的医院,会失去越来越多患者,将会走向恶性循环。

医院应从长远来看,一方面只有真正降低药品的“流通费”,挤掉药价本身的“水分”,以及降低药品、医用耗材、检查检验等价格,切实让利患者;另一方面,自身的生存发展应从由拼设备、规模的外延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提高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效率。并通过与其他医院形成有差异的医疗特色来吸引更多的患者,保证自身的优势能够发挥到最大化水平。

同时,合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可以使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得到体现,促进合理诊断、用药、检查、治疗,不断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不断为医院自身和整个社会创造更大的收益,把实施“药品零差价”真正变成提高医疗质量的一把利器。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彭惠玲

责编:符亚丽 一审:秦聪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