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对鬼谷子的考证研究

 翠竹明月 2018-06-19

对“历史上的鬼谷子”这个命题的研究,自古至今,延续两千年。

从汉代司马迁《史记》、刘向《说苑》、杨雄《法言》、东汉王充《论衡》 以后各代均有学者进行考证、研究。在两千年来,对鬼谷子的研究主流基本上停留在考证、争议鬼谷子其人、鬼谷子其书、鬼谷子其地、鬼谷子其事、鬼谷子其弟子这个层面。而这些考证和研究中,始终伴随着争议和褒贬,从来就是毁誉参半,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留下了许多的问号和课题。但是论来论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竟有人越论越糊涂,甚至怀疑有没有鬼谷子其人,怀疑起有没有鬼谷子其书,鬼谷子的隐居地更是越冒越多,而且都在宣扬自己正宗,从而相互攻讦和诋毁。这显然不是健康的正确的研究方向。

一九九四年九月,全国首次鬼谷子研讨会在河南淇县云梦山召开。这是鬼谷子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一次盛会。曾在我国外交界叱诧风云的老资格外交家、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新当选的鬼谷子学术研究会会长符浩老先生,在会上郑重提议:我们不要再争这些东西了,人家国外都在研究鬼谷子的思想怎么样应用在当代社会,我们却还在这里怀疑有没有鬼谷子或争论在你这儿在我那儿!老外交家振臂一呼,振聋发聩,为鬼谷子研究拨正了方向,使鬼谷子研究跨入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同样在这次研讨会上,我国当代史学界泰斗、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先生发表了《〈鬼谷子·符言篇〉研究》论文,会后又专门为《第一届鬼谷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写了二千字的《序言》,李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旁征博引,爬光剔罗,说明《符言》篇乃至《鬼谷子》不是伪书,起码是先秦著作。认为先秦诸子著述与后世不同,并不一定非得是本人手著,不能由于有后人附益,便斥之为伪书。李先生此文一出,所谓伪书之争再没有什么意思了。从此,鬼谷子其人的有无、其书的真伪的命题,已经较少有人再去争议,鬼谷子研究的重心,已经转移到鬼谷子学说的精神实质、鬼谷子研究的现实意义、鬼谷子思想在当代的应用等等比较高的层次。

2002年4月、2009年8月,在鹤壁市又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全国鬼谷子研讨会,还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此期间,对鬼谷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普及。二十年前,提起鬼谷子,国人很少有人知道,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近几年中,发表于各种报刊的鬼谷子研究文章达数千篇,新出版的研究专著一百多种。

从古至今,鬼谷子此人无数次的被人提到,但是懂的人基本没有几个,所以说对于鬼谷子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的一项研究工程,他和孔子能并提,说明了他的学说和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无疑还是非常巨大乃至伟大。当然,现今研究鬼谷子的比较出名的还是鬼谷子纵横学院院长兰彦岭。不过也还有很多的名人投身于对鬼谷子的研究。

当然,你有时间不妨去看看鬼谷子此书,虽然每篇寥寥数语,可思想境界之高深,等闲之人,一时半刻很难明了,不过也有其中精髓之所在,对于我们还是有很大的用处,不妨多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