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民海图书馆 2018-06-20
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于海民
  教师的职责应以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为主,小组合作为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英语课按照课型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呢?
   
一、精心组织探究的内容
   
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学教材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更不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科学探究。例如交通出行,问路、餐桌礼仪等
二、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到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科学探究以问题解决为重点,问题是科学学习的关键。创设问题情景,是探究活动的开始要创设问题情境,有三个要素:一是情境要指向新的未知的事物。二是情境要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愿望三是情境要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
   
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自由地提问题,敢于把自己想法提出来。同时对学生的问题要表达自己积极的反应,如你的想法对我很有帮助,从你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你的知识面很广,这个问题对我们很重要等等。
   
三、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做的事情,老师不能代替。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尤其是阅读教学。
  四、要有明确的探究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主要组织形式。探究活动中,学生肯定会发现新问题,当一人难以解决新问题时,就需要大家的合作,交流,向别人去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审视和改正自己的观点,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所获得的成果,这样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上课时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他们的创造灵感被激发,创造活动才成为可能。教师要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摇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