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宗室爵位是什么样的?

 梦想童年594 2018-06-20

看了一下本问题下的几个回答,貌似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决定单就宋代宗室爵位的实际封授情况多几句嘴:

宋代宗室的封爵有“生封”、“(死后)追封”的区别。


一、“生封”时,实际上通常有九等封爵,即——

亲王 全称为“某王”

嗣王 全称为“嗣某王”

郡王 全称为“某某郡王”

国公 全称为“某国公”

开国郡公 全称为“某某郡开国公”

开国侯 全称为“某某郡开国侯”

开国伯 全称为“某某县开国伯”

开国子 全称为“某某县开国子”

开国男 全称为“某某县开国男”

其中的“嗣王”一爵,相当特殊。自宋代第一次封授“嗣王”(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即1084年,封赵宗晖为“嗣濮王”)以来,只存在过四个“嗣王”爵位,分别如下:

嗣濮王

北宋神宗封其父英宗的本生父濮王赵允让之子赵宗晖(也就是英宗的哥哥)为“嗣濮王”,以次袭封。

嗣秀王

南宋光宗封其父孝宗的本生父秀王赵子偁之子赵伯圭(也就是孝宗的弟弟)为“嗣秀王”,以次袭封。

嗣荣王

南宋理宗封其本生父赵希瓐之子赵与芮(也就是理宗的弟弟)为“嗣荣王”。

嗣沂王

理宗封其(曾经的)养父沂王赵抦的养子赵贵谦为“嗣沂王”。


二、“追封”时,则通常有五等封爵,即——

亲王

郡王

国公

郡公

其中的“郡公”(全称为“某某郡公”)、“侯”(全称为“某某侯”)两等,不同于“生封”中的“开国郡公”、“开国侯”,乃是宗室独有的追封爵位,在等级序列上要高于“生封”中的“开国郡公”。具体例子,如“天水郡开国侯”赵从郁死后追封“新兴侯”;“天水郡开国公”赵仲伋死后追封“博陵郡公”等等……

另外,宋代还有一个特殊的爵位“县公”(全称为“某某县公”),专门用于对宗室的贬斥降封,然目前两宋仅各见一例——

北宋太宗朝时,“秦王”赵廷美因遭贬斥,而被降封为“涪陵县公”;

南宋理宗朝时,“济王”赵竑被逼自杀后遭追夺王爵,降封为“巴陵县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