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素材摘录自《中国画技法 松树》,林培松著;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一、松针的画法 画松针因树而异,其形状有扇形、车轮形、马尾形等等。画时用笔要坚挺有力,干脆利落,提按有致、轻重得当。 1.扇形画法:以中锋用笔,落笔轻,收笔重,先中间后两边。从外向里或从里向外均可,用笔劲挺,富有弹力。 
2.车轮形画法:用笔由外向内,或上半轮由外向内,下半轮由内向外。

3.马尾形画法:用笔应中间长,两边短,松针可稍作重叠,要以树枝取势,决定角度大小不同的造型。下笔轻收笔重,粗细变化,组合得体,层次分明。

4.扁锋画法:适用于写生,能大块面体现松的优美姿态。

5.中锋画法:用浓淡墨迅疾行笔,既画出松针,又有层次感。适用于实地写生。

6.竖刮画法:用狼毫或兼毫笔以侧锋画大块面松针,在山水画中常用之。

二、松干的画法 松干是松树的主体。其形态自然形成,生长中受到损伤而断枝折干,腐朽而形成大大小小的洞窟,多在干或枝的转折处,松愈老洞窟愈多。画工笔的应先勾出内沿,以墨色填染,写出的就用含有浓淡墨的笔下拉点厾。画松树皮的鳞纹应分布两边,中间留空白,或一边重一边轻,中间留白,亦可画中间,两边留白,中锋、侧锋兼用,先勾出松的鳞纹,而后皴擦。 轮廓线定后,用狼毫笔调浓淡墨,中侧锋兼施,一气呵成,中间注意转折用笔。此法应有较熟练的基础上练习。

三、松枝的画法 松枝离不开干,它们是一个整体。松树的生长环境和地域决定了树的姿态。画松要中锋用笔,偶用拖锋,表现其苍老劲健。古松历经千载而傲然屹立,长悬崖而探索乾坤,画时添些短枝与枯枝或顶梢断枝,以加强其生动自然的情趣。



四、松枝、松针的组合画法 松的枝干有上扬式、下垂式、平展式等,画时取势要生动,注意树分四枝,前后左右排列,根据构图和经营位置勾出轮廓线。用笔以中锋为主,转折时可适当用些侧锋。而后添上松针,可先淡后浓或先浓后淡。松针重叠切忌三齐(顶齐、底齐、左右齐),应有侧重面,根据大小松针的块面进行组合,偶尔露些枯枝。勾线时应注重行笔,抒写胸中之气。


五、松根的画法 松树生于崖石间,其根拔而多露;生于土者本直根微见。露根松多画在悬崖或流水道边。山水画中体现多棵松时,不宜露根太多,以免与构图不融洽。如在悬崖、水边画一二棵并对其根部详细描绘,则别有意趣,既体现树根的美又表现松的苍劲。练习时用狼毫中锋写出为宜。

六、松树的种类 由于地域不同,环境条件有别,松的品种颇多。生长在森林里的松树,一般用混点法及竖刮法。松枝用中锋写出,有时也用拖锋拉出。古松上缠些藤类植物可增强画面情趣。 白皮松:树体高且直,松针纤细,中锋用笔,树干少擦多染。

杉松:用扁锋竖刮法画松针,枝对生,用中锋行笔。

塔松:叶繁茂,用中锋竖刮法表现。

雪松:松针中锋用笔,由外而内,或下半轮由内到外,车轮形。

迎客松:中锋行笔,扇形针写生,应组合得体,形神兼备。

罗汉松:松针外轻内重中锋行笔,树干中侧锋兼用。

古松:中锋画松针,松干中侧锋兼用,方显松之苍劲。

古松:松干枯藤可用拖锋笔法。

落叶松:宜用散锋混针法,中侧锋兼用。

马尾松:松针中锋用笔,枝干中侧锋用笔。

七、中远松的画法 山水画中常见中、远松。一般在山头出现的中远松多为列植形式,松干用中锋笔法双勾或单笔画。中松可画些枝,远松只画平枝,松干横斜穿插而不点针,松干要直,不可画根。画远松有烟霞掩映断其根之说,因为远而模糊不清。单笔扼要画中、远松,要画出其态势,可画几根大枝,不必再画小枝、平枝或拖枝。常用点叶法画松针。用墨应先浓后淡,不要过分追求细微变化。 上色可用花青加点墨,花青加些藤黄,而后渲染。表现特殊环境如朝晖、夕阳下的中远松,可用朱砂、朱磦点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