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3785)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座落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又名太和山,古称“玄岳”、“太岳”。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赞叹:“玄岳出于五岳之上”。武当山面积达312平方公里,主峰天柱峰,海拨1612米,四周有72峰耸立,24水环流,危崖奇洞深藏,白云绿树交映,蔚为壮观:
   武当山是唐代以来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有规模宏大的道教古建筑群,它们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在宋朝也有所建造,元代进一步扩大修建规模,在明朝达到修建的鼎盛时期。
明成祖朱棣崇奉道教,在北京建造宫殿(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坛等基本完工后,于永乐10年(1412)年,即命人率30万众进驻武当山,大兴土木,从筠县(今丹江口市)城内净乐宫,到天柱峰金顶之绵延70公里沿线的路旁,修建成了9宫、9观、36庵堂、72岩庙等大规模道教建筑群。现存建筑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在中国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属罕见。现存有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和玉虚宫、玉龙宫遗址,以及大量庵堂、祠堂、岩庙等,共有古建筑200余栋,面积5万平方米。众多建筑中,用才广泛,有木构、铜铸、石雕等,都达到极高技术水平。
一,琼台中观
琼台中观位于武当山天柱峰东南麓大约8公里处,中观在元代称琼台宫,明请时又修茸扩建。现存石殿、正殿、配房14间,建筑及遗址占地1.5万平方米。石殿建于元代,坐西朝东,石牆厚近1米,面阔进深一米,建筑面积18平方米。正殿是清代建筑。因旁边是上金顶的索道站,都急于上金顶,进入琼台中观的游人不多,反而是正门对面演武场的晨练,有不少游人驻足观看。
    琼台上观只留下废墟遗址;琼台下观较小,离索道站较远,均未前往游览。游览中观后,乘索道前往金顶,观赏金殿。
二,太和宫、紫禁城及金殿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其主要建筑就是紫禁城和金殿。
紫禁城亦名皇城,因金殿在其上而得名。明永乐17年(1419年)敇建,高达数丈,周长344米,环绕天柱峰颠,由每块重达千斤的条石依岩砌成,远看美如灿烂的光环围绕金殿,十分玄妙壮观。柴禁城四方没四座石质精雕石门,进入南天门就是灵官殿长廊,上有锡制灵官殿,殿右有明代御碑。出灵官殿长廊,手拉铁索,攀登“九连蹬”九转而登一百数十级饰栏石梯,便到金光熠熠、名扬中外的金殿了。
      武当山金殿于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武当山天柱峰的顶端,俗称金顶。它始建于明永乐14年(1416年),是中国现存最大仿木结构宫殿铜铸建筑物,占地面积约为160平方米。金殿是分件铸造榫铆拼焊,连接精密,浑然一体,毫无铸凿之痕,虽经600年风霜雪雨和雷电侵袭,至今仍金碧辉煌绚丽如初,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一颗璀璨明珠。
三,天柱峰-登山古道-南岩
游览金顶后,我们没有选择坐索道下山,为了多看几个景点,我们选择了沿登山古道步行下山,沿途经朝圣门、三天门、二天门、一天门、朝天宫、黄龙洞、太和宫遗址、榔梅仙祠等景点,均是一些小景点。路道修得较平整,但陡峭难下,十分费力累脚,下到榔梅仙祠前面,实在走不动了,只好花钱坐轿子下到南岩停车场,总共耗时4小时。在武当山步行下山,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真是一个错误选择。
四,紫霄宫
根据我们身体状况和时间,我们放弃了南岩宫的游览,直接乘车下山到了紫霄宫。
紫霄宫位于五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明清曾重建、扩建和大修。它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的道教建筑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紫霄大殿,它是全山最大,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座落在三层饰栏丹墀崇台之上,巧妙利用地形落差,更显其雄伟壮观,气势轩然。
五,太子坡--复真观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敕建玄帝殿宇,山门,廊庑等29间。明嘉靖32年扩建殿宇至200间。清代曾多次修茸和重修。1982年国家投资对复真观开展全面修缮,恢复了历史面目。
走进复真观的山门,看到古道上依山势起伏建有71米长的红色夹墙,这就是九曲黄河墙,其构思布局及用意都十分巧妙,流畅的弧形墙体,似波浪起伏,气势非凡。
复真观主要有大殿、五云楼、太子殿、藏经楼等建筑,基本上是木结构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