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内水的三温区

 昵称28635346 2018-06-21

水是烹调中最常用的导热介质。在正常状况下,水加热后,温度最高能达到100℃,超过100℃就变成蒸汽。其实这只是在平原地区的数值,实际上,水的温度跟海拔高度息息相关。我们经常组织部队厨师在高原野炊,到了海拔高的地方,会发现水即使烧开了,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仍达不到100℃。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水开的温度也就越低,这时往往会出现饭夹生、菜口味变差等问题。所以我们厨师烹调时要先分析自己所在的地理环境。

从温水到开水可分为三个温区,各温区的水有不同的作用,应仔细琢磨。

40℃-50℃的温水涨发快 与冷水相比温水涨发原料,可以起到加速原料涨发的作用。例如木耳、粉丝、粉皮、干香菇等原料用温水涨发较快。一般用手试这个区间的水温时,没有太明显的冷热感觉,温度只是比手温高一点,较温和。

60℃-70℃的热水焯海鲜不老 这个区间的水温最适合焯海鲜,焯水后的海鲜肉质仍然很鲜嫩,不老。如果水温太低则无法去掉海鲜身上的异味,太高则会将肉烫老。一般锅上火加热几分钟,会看见水面虽平静,但是周围和水底有些小气泡,温度约为62.3℃左右,这时就可以下入海鲜焯水。

80℃-90℃的烫水保持蔬菜颜色 这个温度区间的水一般用来焯蔬菜,如芹菜、菠菜、莴笋等。将初步加工的原料放在开水锅中加热至半熟或全熟,是冷拌菜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对突出菜品的香气、味道、颜色起着关键作用。一般将锅内的水加热至开锅,然后将原料下锅。下锅后及时翻动,时间要短,不等开锅就熄火捞出原料。讲究脆、嫩,不要过火。焯水时要特别注意火候,时间稍长,原料颜色就会变淡,不再脆嫩。因此放入锅内后,锅边水微开时(温度大约为78.2℃左右)捞出晾凉即可。不要用冷水冲,以免造成新的污染。而动物性原料,如白肉、牛百叶、牛肚等,则应冷水下锅加热成熟后再进一步加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