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龙船不端午,汉江龙船会

 褐宫魂 2018-06-21




每年端午节,十堰堵河口的汉江龙船会——一个百姓自行组织的社群娱乐活动——沿袭数百年即使是在“文革”中也不曾间断。在村里举办龙船会的日子,远在都市谋生的游子都会千里迢迢返回老家,因为他们对这个节日比过大年还要重视。这个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在汉江流域是唯一的,至今还在顽强延续。



三岸一渚的堵河口


从郧县(今郧阳区)出发,经过柳陂,一大早赶到韩家洲的时候,就听到从汉江边传来的阵阵鞭炮声。河口西岸与汉江交叉的地方已经插上各色旗帜。堵河口已有村民围绕数条龙船在忙碌着,这预示着一场大的民间活动已经拉开序幕。

 

韩家洲是汉江一个地貌极其独特的地方。汉江的一级支流堵河有两个源头,皆发源于陕西和四川交界的大巴山。这条河流千回百转,从神农架流经竹山县城、姚坪、叶滩、叶大,到十堰的黄龙,再到出口汇入汉江。因正对汉江江心一个大洲名韩家洲,此处就为堵河口。堵河受到韩家洲的阻拦,致使向东奔流的河流在此拐了一个湾,向西流去,所以堵河左岸临近汉江的村子叫西流。

 


堵河口因了与众不同的龙船会而闻名四乡八里。每年端午节之前,堵河周边的民众以村组为单位,自发组织老年人、青壮年劳力,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整理船只,装扮船只,谓之扮船。初四时,到指定的宽阔水域聚集,进行训练,晚上要龙王庙烧香还愿。初五一早,各龙船会举行简朴而又庄重的祭龙仪式,之后就是赛龙舟,场面激烈而又喜庆,输赢都不是目的。赛后的晚上是五个龙船会各自举办的隆重聚餐,各村的会首每年轮流坐庄,汉江汉子们的豪情在酒席间飞扬。



在郧县文化馆摄影师陈磊的安排下,下午两点,店子河村的龙船会会首龚传志驾船接我们过江。龚所在的龙船会是白龙会,这个村属于青曲镇。龚传茂快人快语,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龚传茂的哥哥今天从十堰请了岳父母亲提前回来过节,开车带我们去看白龙庙。一间水泥砖砌成的龙船房在白龙庙下首,是政府拨款修建的,刚好可放一条龙船。白龙庙很小,几乎只是个神龛,摆了馒头和供果,村民上的线香正在冒烟,树梢上挂满了还愿帐。一个村民一脸肃然烧纸、上香、放鞭,然后挂还愿帐,神情自若,无比虔诚。



独具特色的龙船会


今年有五个龙船会的龙船,是武家河(今龚家河村)的黄龙会、韩家洲村(原堵河口村)的青龙会、崩滩湾的黑龙会、店子河的白龙会和西流村的龙会,共十条龙船。堵河口的端午节时节正值当地麦收期间,但端午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下农事全力参与到会事活动中。会事活动分赛前准备和赛事两个阶段。赛前准备要泡船、箍船、扮船和挑选赛手。赛事不规定船的大小,也不论赛手多少,更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线,一律凭鞭炮声去抢夺出标人手里的标的物。赛事没有裁判,没有人宣布输赢,得到的标的物赛后交给各自的会首,再由会首奖励给赛手。

 


61岁的龚万国特意从十堰回来过节。他原来在生产队时就是督造龙船的。他给我讲述过去制造龙船和当会首的辉煌经历。

 

“传说白龙是从汉中坐船下来的,到了店子河落下脚。店子河的龙船会仪式特别隆重、香火也旺。我们这个地方的人性情温和,民风好,地势像‘金州御水’。我们这里过端阳节比春节还要热闹。在外打工的人不管多远都要回来。龚姓占到百分之六十,听说祖上来自汉中。”龚万国说得津津有味,“龙船与一般木船并无二样,也不实行彩绘装扮。一般长两丈三尺,船底宽一尺九。龙头要有雕刻,比较讲究一些。船造好了要做好防水。先用白灰羼竹麻、桐油捶乱,用凿子捶进船的木板缝隙,得好几道工,不然漏水。然后用桐油刷好几道。这事认真得很,不敢马虎。下水里要放鞭炮,敬老爷。我们那个时候,一直是在龙船上做舵手,也就是掌握龙船的方向。一条船上除了舵手还有一个桡头,两个敲锣打鼓的,14个划船的。一共18个人。端阳节那一天,一早要划船到崩滩祭龙。然后到堵河大桥下划船,上午在堵河,下午到店子河。晚上各自回村。白龙会还要举行送龙仪式。”

 


遗憾的是原来参与龙船会的男丁因处出务工近年来越来越少,还有一些消失的仪程和送龙时所吟的《龙歌》也无人会唱了。

 

第二天早上,村子里大雾茫茫,除了近处的房子看不到任何东西。不时有从汉江传来的船舶马达声,山坡上的鞭炮声,提醒我们这是在汉江边经历一个特殊的节日。

 

吃过早饭,我们来到河边,店子河的白龙会会员早已开始练习,三条船中有一只老式龙船,船舷上包上红布,煞是喜庆。岸上红旗猎猎,都是村民敬献给白龙会的,像一片红色的风帆。龚传茂的船上站满了返乡去看热闹的年轻人、小孩子,亲朋好友,年轻人忙着用苹果手机给从十堰刚刚出发的朋友发导航定位。

 


在堵河口下船,堵河大桥上站满了开车来看热闹的城里人。远远看到龙船早已到堵河左岸的崩滩祭龙。十几分钟后,祭祀完毕,十几条龙船离弦一般向下游齐发。龙船过了大桥,就在水面上开始各显神通抢起了老板们投的标。



吃会,舌尖上的狂欢


美食总是与传统节日相生相伴。每年端午节那天,各村的龙船会都要各自组织自己的吃会活动。所谓吃会即全体会员中午和晚上都聚集在会首家里吃酒席。上百人的两桌酒席需要提前几天准备好,要准备大量的鱼肉蔬菜和米面,还要请十几位本村厨艺好的妇女帮厨。吃会前,会首要亲自登门接村庄里60岁以上的老人到家里坐上席。其用意是为尊老和不忘传承人。吃会时每户要向会首家送2升粮食表示祝贺,有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除外。吃会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任何外人不得参与和干预。每年的端午节,各家各户都要邀请一些外村的亲戚朋友到家里观赏龙船会,但都不得到会上吃会,即使再尊贵的客人也不行。


 

青龙会会首康华说:“今年的标也是每条船红包200块钱,烟一条。抢标中得到的标由会员们分掉。青龙会的中午在我家吃饭,有3桌子,要议定明年摆会的人家。今年我大概要花两千多块。谁摆会谁要在堵河边上接龙,把龙头抱回家。”

 

龙船会的会首是一个操心出钱的人,在龙船会期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即使那些汉江边最桀骜不训的汉子都要听会首的。“我当了五六次会首了,贴了大几千块,主要用在吃饭、喝酒上。做会时每次至少要管两顿饭,初五的中午和晚上。一次最少也得四桌子,有时要七桌子。村里十八岁的男丁都可以参加吃会了,一直到六十岁,六十岁以后不用划船了。”龚万国的话充满了骄傲的味道。

 


端午时节的堵河口,热烈而又欢快,淳朴而又地道,没有一丝商业气息,溢满了浓浓的乡情和对龙的敬畏,是每年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庆典,汉江因此而成为一条具有神性意味的河流。民间文化在乡野还在以自己的方式顽强的传承着……

 

  旅行小贴士: 

 1. 行程适合自驾游。沿汉十高速公路(G70)至十堰柳陂站下,往辽瓦方向行驶1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堵河口。

 2. 龙船会适合文化爱好者、民俗摄影爱好者采风体验,可提前一天赶到,全程记录。当地村民热情好客,堵河口也有小旅馆可供食宿。

 3. 柳陂青龙山恐龙遗址公园位于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青龙山、红寨子一带,面积约10平方公里,恐龙蛋化石存于晚白垩地层的粉红色砂砾岩中,距今约6500—13500万年。

 4. 建议到郧阳品尝特色小吃三合汤。郧阳三合汤因其起源于同治年间的郧阳而得名,是由上等红薯粉丝、牛肉饺子和切工考究的卤牛肉片三种主要食品成分的组合,因此叫做“三合”。其味鲜辣爽口,醇香绵软独具特色,深受食客青睐,在冬春季节尤为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