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凌:科技创新为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苏悠然rfy2mcl4 2018-06-21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刘松焘 丁文文 刘志辉 米蓓 刘青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杨凌示范区坚持创新驱动,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每周四上午,杨凌美畅新材料有限公司都会举行创新研讨例会,这次例会的主题是围绕学习十九大精神,讨论企业下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杨凌美畅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总监郭向华博士:“我们拉了6根线,整个效率目前在行业是领先的,从内部管理角度来讲还有一些潜力需要挖掘。”

郭向华博士所说的“6根线”,是金刚线的生产设备。金刚线主要用于光伏硅片的切割。这项技术起源于日本,市场曾长期被日本垄断。杨凌美畅公司通过吸纳、集成和再创新,自主研发出了单机6线生产设备这一核心技术,每米金刚线的生产成本从0.4元降到0.07元,2017年实现产值15亿元,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50%。经过会上研讨,会下切磋,公司将原定的 “四化”,即:从80微米到50微米的细线化、节省耗材的省线化、提高效率的快切化、节约成本的薄片化,改为“五化”。

杨凌美畅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苏旭东:“就是在原来四化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高稳定化,也就是说在客户端切线的过程当中是非常稳定的,没有减少断线的几率,减少客户原材料的浪费。”

苏旭东告诉记者,“五化”的提出,为公司2018年占领世界金刚线市场份额80%、实现产值35亿元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杨凌示范区火炬创业园陕西海斯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就植物甾醇脂生产线的工艺改造进行讨论。

陕西海斯夫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植物甾醇脂、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等功能性健康食品配料生产研发的高科技企业。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海斯夫公司自主研发了目前国内唯一一条年产300吨的植物甾醇脂生产线,自2015年投产以来,年产值从1千多万元直线上升,2017年突破亿元大关。

陕西海斯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琦:“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不创新,宁愿死,真的是这样。我觉得这个创新就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新产品和更好的工艺。”

郭建琦说,今后他们将在2017年320万元技术研发的基础上,以每年不低于10%的增幅加大投入力度,使科技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2017年,杨凌示范区围绕“百亿元产业链”建设,通过技改项目支持重点企业近1000万元,新增培育10亿元企业2家,科技创新为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2018年要实现新发展,示范区又有了新规划。

杨凌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局长刘仲山:“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能力,通过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资金补贴和投资奖励等方式,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保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快速增长。”

编辑: 高政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