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雾霾加重 慢阻肺病人吃不消

 濮水新声 2018-06-2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室 王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喘息和胸闷。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高达4300万,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总患病率达8.2%,其中男性患病率高达12.4%。
  慢阻肺是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的疾病,受基因、年龄、性别、肺的生长发育等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吸烟(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生物质燃料燃烧等,被认为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病因。而空气污染是暴露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人群最多的健康影响因素。我国空气污染较严重,发达国家百年间经历的不同工业发展阶段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以压缩的方式同时集中显现,对人群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相关,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化石和生物质燃料燃烧等的空气污染物,如颗粒物(PM)、臭氧(O3)、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氯气等,可以通过损伤气道黏膜使纤毛清除能力下降,导致气道上皮防御功能受损,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提供条件,对呼吸系统产生有害效应,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对慢阻肺的发生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包括短期急性效应和长期慢性效应。现有研究已证实,空气污染会加重慢阻肺,促进其急性发作。有研究表明,PM2.5每提高10微克/立方米,慢阻肺的住院率上升3.1%;PM10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住院率上升2.5%。然而,由于缺乏肺功能情况的长期研究,空气污染的长期慢性暴露是否会导致慢阻肺,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实其因果关系。要证明空气污染与慢阻肺之间的关系,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欧美发达国家都是花了十多年的时间进行长期观察。
  目前我国空气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改善空气质量,对于减轻空气污染对肺功能的损伤、预防和控制慢阻肺的形成和急性发作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国目前还面临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问题,因此,应加强空气污染对慢阻肺急、慢性效应的研究,提高人群对慢阻肺危害的认识和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增强对慢阻肺的防控能力,减轻人群疾病负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