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严学处 | 修学的五位行法

 莲华盛会 2018-06-22

修学华严,能让我们的心量、气质、生命品质,朝向健康的目标前进,走向人生十全十美、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

华严思想可划分为“五位修学”。五位修学就是“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假如再把“妙觉位”加进去,就叫“六位修学”。

通常正式修学的过程分为五位,假如加入准备阶段的十信位,那部分也叫六位,但那指的是讲因地六位,果地六位是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等觉、妙觉”。

我们了解这个修行法的系统,才能够知道所修学的层次跟境界在哪个地方。

十信位是准备阶段的十种信心,每一种都满分以后叫十信满心,之后就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

这在修学佛法的位次上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关键。现在修行当中,要想达到了生死的目标,这个基本条件必须达到,不管到任何国土都一样。

进人十住位以后,从初住位开始就要修《梵行品》,一直修到等觉菩萨,前面叫做始觉位。

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做“似觉位”,我们称“三贤位”:

十住位称为初贤位;

十行位称为中贤位;

十回向位称为上贤位;

十地位就叫做“随分觉位”,随著你所修所证,分分实际证得。

圆教重视十信具足,就是所修“十信满心”时,“报同等觉”,他成就的那种殊胜跟等觉菩萨一样的殊胜。

十信位是修行的关键

十信位的准备阶段是修行的重要关键,如果要修行,心理准备不够的话,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为不够成熟,没有研判的能力,取之间容易造成宗教狂热,容易造成迷信。

如何依止善知识?

如何修学法门?

修行本身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要接受什麼磨练?

这些都要很清楚地了解,修行才不会有障碍。

十信里面要具备那些资粮?十种信心都要有,不要说十个每个都要一百分,最少十个里平均每一个都要达到六、七十分以上,那时候来精进用功,才不会是一种盲目的忙碌。

十住位是建立性德的第一步

具足了十信的基础以后,第一个阶段修“十住位”,“住”是安住的意思,指你的心安住在那个法门上面,这种安住不是执著。

安住本身没有排他,我安住在这个法门,你跟我讲任何法门,我都能够转进来,转到我这个法门来,对我现在所修的法门绝对有很大的帮助。

任何的资讯只要有关修行的,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哪个法门,一来到我这里都会进入我这个熔炉里面,然后对我的修学一定会相得益彰。

佛法是圆满的,我们有广大的包容性,接纳人家,又能不动摇自己修行根本,即是所谓的安住,这个安住是在建立我们的性德。

安住的内在世界是那一个性德,每一个人不一样。

观世音有观世音的性德,地藏王菩萨有地藏王菩萨的性德,文殊菩萨有文殊菩萨的性德,普贤菩萨有普贤菩萨的性德,弥勒菩萨有弥勒菩萨的性德,其他任何菩萨都有他们的性德存在。

建立性德的第一步就在十住位上面,从住位上面来讲的修法。

十行位是将性德表现出来

“行位”的修法有点不同,“行位”就是要把你“住位”的那个性德表现出来,十住位是安住,十行位是“行”,要向外表现出来。

一个修行者在表现时候会遇到很多挫折,在这个挫折中开始去修正。不够圆融的,不够完美的,要去做修正,在修正的过程当中继续成长,然后达到一种真正稳定状态。那个时候,一个行者他就进入第三个阶段,叫做“回向位”。

十回向位是自利他利的双回向

十回向位我们叫做“双回向”,也就是一般人都是单行道的修行,“单行道”的修行是当要饶益众生时,就只是饶益众生,忘记自己要智慧成长;当要智慧成长时,就只是要智慧成长,他不懂得怎麼饶益众生。

所以这些人修行常常有这两种矛盾的现象,一个就是执著一定要赶快成就,自己肚子里面没有东西,怎麼讲给人家听?自己都修不好了,怎麼样去教化众生?另外一种就是一直要饶益众生,他也不知道自己肚子里面空空的,只是自己想要饶益众生而已,这个都是“单行道”。

走到十回向位以后就不是单行道的修行,在自我充实时可以饶益众生,在饶益众生时可以自我充实,两者可以同时进行。换句话说,要充实自己是建立在饶益众生上面,一面饶益众生一面可以充实自己,同时自己要圆满佛果时也在利益众生,这两个部分同时在进行,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内密菩萨行”。

菩萨的行隐藏著,而外现众生相,你看他是忙著度众生,但是他内心里头自己的定慧功夫一直在成长。我们要修行到这个时候才会发现,为什麼要依止善知识?因为你不知道善知识的双轨是怎麼样运作,善知识是双向同时运作,他不只在饶益众生上跟求菩提上双轨运作,他在喝斥众生的时候,甚至於打杀众生的时候也是慈悲增长。

一个有心要修学的人,一定要懂得迈向未知,向那个不可知的境界去挑战。你要懂得双回向的意义。十回向所展现的就是有你不能体会的那种领域,你看他是往前走,其实他往后走,因为他两方面同时进行。你看他是往后走,他其实往前走。修行的总体的运作不是一般人体会得到,必须修行到双回向时才能体会得到。

十地位总持一切法

三贤位能够具足,只是到了“相似觉位”,第三十一个位次到四十位次叫“十地位”。十地位所谈的十真正证得的部份。十地位转换成另外一个名词叫“总持法”。

总持能够就一法中去成就一切法,想在一法中去成就一切法,不同於一般人所讲的学很多法的那个法,这个总持法是可以贯穿天地,也就是能够穿透生命。能够穿透生命,才是真正修行的一个起步。进入总持修法时,才由十向位进入初地位,那是修行突飞猛进的阶段。

初地位开始是真正证得的,也就是你生命的境界,那个心灵的境界真正的展开,换句话说,我们所安住的那个内在世界你可以真的兑现出来了。

从初地到十地,所修学的不同,十地圆满以后就进入等觉,等觉位就是佛果位的前方便,他已经等於成佛了,但是他的总体成就还没有佛的那么圆融,这个就叫做“等觉位”。

华严修行有这些次第,进入十地品以后的境界纯粹都是总持法门,十地品有它的位次跟行法,位次就是境界,行法就是达到这个位次的方法。学华严要怎麼学,怎麼修,在十住品、十行品、十回向品、十地品都交代的很清楚。

贤首五教仪科注:“若乃废行布,而执圆融,恐浅位起增慢之愆,故依圆融而立行布,使初心无躐等之弊。”

微信特以华严的成佛之道,如何位位迁升,明了清楚,令有心修学华严者,能速疾找到修行之定位,朝向於正确的目标前进,精进用功修行。

华严九会 诸会法门颂

初会十世界  二会十佛国

三会十住位  四会十行位

五会十回向  六会十地行

七会等妙位  八会二千行

九会法界境  是九会法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