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日英烈郝贵林 刘曙华

 花样年华malan 2018-06-22
抗日英烈郝贵林  刘曙华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郝贵林(1900—1937),辽宁热河人,曾任哈东支队司令部政治保安队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完整团第4团团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委员。牺牲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4师师长。
      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郝贵林1900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幼年时期,家庭生活尤为困苦,很小就去给地主扛活,一连扛了十多年,受尽了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因生活所迫,他辞别了父母,背井离乡,只身一人逃荒来到今黑龙江省双城市的农村,后又辗转流浪到珠河县(今尚志县),落脚在黑龙宫对面山的沟里。
主要事迹
      1932年初,日军占领哈尔滨,随即东侵,占领了中东路东线珠河、一面坡大小各站,郝贵林安家立业的一线希望又落了空。国破家亡,旧仇新恨,使他胸中怒火燃烧。1934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珠河反日游击队来到黑龙宫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开辟新游击区。郝贵林要求参加队伍未被批准,但他不恢心,一直跟着游击队走了半个多月。赵尚志等游击队的领导看他抗日决心坚定,批准他加入了队伍,从此,他便成为赵尚志领导的珠河反日游击队的光荣战士,活动在哈东抗日战场,并很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秋,哈东支队进行了第2次改编,郝贵林同志被任命为司令部政治保安队队长。1934年9月,在保卫珠河黑龙宫游击区的战斗中,他光荣负伤,离队治疗休养。
       1935年1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哈东支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军长赵尚志。郝贵林伤痊愈重新回到司令部保安连担任连长。他率领保安连,机动灵活的打击敌人,在宾县境内仅3个小时就缴了三道岗等3个据点的大排队的30多条枪;在宾县财神庙缴了无耻投降的“占北平”山林队50多条枪;接着缴了花砬子王成大排队的械,烧了乌拉草沟和姜家崴子局所,又深入到敌人统治势力雄厚的马鞍山、金坑等处,使延寿的日伪军大为惊慌。
       1935年4至9月,郝贵林的保安连随第3军司令部进军大小罗勒密,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郝贵林领导的保安连,如三军的一个拳头,指向哪里就在哪里打得响。经过一年多的战斗生活的考验和艰苦环境的磨练,郝贵林不但学会了打仗,而且还学会了带兵,成为优秀的连队干部。
        1935年夏,根据珠河县委的决议,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扩建了3个完整团,郝贵林同志任第4团团长,在第3军司令部赵尚志同志的率领下,担负起新的远征任务。第4团在江南勃利、依兰一带活动,在郝贵林、金策同志的指挥下,英勇出击,取得了粉碎日伪军冬季“讨伐”的胜利。经过一年的战斗,部队屡战屡胜,并得到迅速发展。1936年春,第3军1师4团扩编为第3军第4师,郝贵林被提升为师长,率4师活动于勃利、密山之间。他指挥的密山哈达河战斗,一举缴获了150多条枪、数万发子弹,并活捉了伪军26团团长。在他机智英勇、灵活果断的指挥下,第4师在三江平原、完达山山麓,纵横驰骋,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成为第3军中活动面广、战斗力强,给敌人很大威胁的一个主力师。
       1936年9月1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建立,郝贵林同志被选为省委委员。1937年初,他兼任北满抗日联军下江(松花江下游地区)办事处主任。
         1937年7月间,郝贵林同志率领10几名同志到勃利县青龙山小五站为部队筹集给养经费,收取“红区地方款”,在他等待取款时,遭到勃利县二百多日伪军的攻击,被敌人三面包围。战斗中,郝贵林同志用机枪阻击敌人,掩护队伍突围,并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受伤的通讯员,不幸自己也负伤,但他坚持不下火线,后被同志们奋不顾身地把他和通讯员抢救下来,郝贵林同志终因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时年37岁。在他的悼词中,充分肯定了他为祖国、为民族和党的事业立下的不可磨灭的功绩,称他是反帝爱国的忠诚战士、抗日联军中优秀的指挥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抗日英烈郝贵林  刘曙华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刘曙华,别名李明学,化名老曹,1912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普利门外一个农民家庭。早在30年代初,他就参加了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苏联海参崴列宁主义学校学习。
        1935年4月,刘曙华学成毕业后,满怀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激情,回到战火连天的祖国。党派他到东北,任中共密山县委书记。他以山东逃荒难民的身份,落脚在哈达河二段。以帮人种地、打短工为掩护。经常深入到哈达河、兴隆沟、半截河子、平阳镇一带,秘密地进行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经过三四个月的艰辛努力。很快就在这一带组织起反日会,会员发展到60余人,党团员发展到30多人。
        1935年8月的一天,刘曙华在哈达河二段找到正在地里干活的县委妇女干部田仲樵,向她要反日会员登记表。当他拿到登记表刚要离开时,遇上了伪军大搜查。他急忙钻进附近的草丛中,把登记表分几处埋了起来。但被敌人发现,搜出了部分登记表,于是刘曙华被捕。敌人认为他是个重要的政治犯,先把他关押在哈达河伪军守备队,三天后,又押送到梨树镇宪兵队。敌人按照登记表逮捕了反日会员李贵等七人,并把他们带到审问室与刘曙华对证口供。狡猾的敌人企图用这个办法,将反日会员一网打尽。但刘曙华只承认反日会员登记表是他自己偷着搞出来的,没有告诉李贵等人,与他们毫无关系。敌人没有抓到证据,恼羞成怒,对刘曙华施用了各种酷刑,灌辣椒水、汽油,手指挟子弹,上大挂,并把他的门牙打掉。遍体鳞伤的刘曙华,几次被折磨得昏死过去,但回答敌人的始终是那句话:“我是反日的,因为我有中国人的良心,登记表和别人无关。”他还向被捕的反日会员坚定地说:“我宁愿棒打死,也不能出卖别人。”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和牺牲精神。由于他的掩护,保全了密山县党组织和反日会。敌人什么也没捞到,只好放了李贵等七名反日会员。敌人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他们对刘曙华实行假释放,把他安排在旅店里治伤,暗中派特务监视,妄图破坏密山的中共党组织和反日组织。中共穆棱县委知道这一情况后,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派以伪屯长身份为掩护的地下党员、五军副官长冯丕让,秘密地将刘曙华营救出来,被敌人关押了五个月的刘曙华又回到了党的怀抱。
        敌人的严刑拷打,摧残了刘曙华的身体,组织上安排他到林口县党员杜继臣家里养伤。他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就暂时随同五军北征先遣队活动。一天,队伍活动到林口县麻山时,与三四十名伪军相遇,展开了激战。刘曙华和二连李连长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先遣队安全地撤了出来,而刘曙华的腿部却负了重伤。于是他只好又到杜继臣家里养伤。杜继臣兄弟二人每天白天把他藏到南山坡的一处地窝棚里,夜深人静时再偷着背回家,上药治疗。真是无微不至,亲同兄弟。
       1936年3月,刘曙华伤愈后,中共吉东特委决定让他代理穆棱县委书记。同年7月,经吉东党组织和抗联第五军军长周保中同意,批准刘曙华同志担任了抗联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他满怀信心地走上了领导武装抗日的道路。他和师长王光宇一起,为建设这支部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热情地向干部、战士宣传马列主义和抗日救国的道理,教唱革命歌曲,使二师的政治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他待人诚恳,关心爱护士兵,善于团结同志,处处吃苦在前,很快成为一名深受指战员拥护的政治工作干部。
       刘曙华还是一名机智勇敢的军事指挥员。1936年8月,日伪军70余人押着四辆汽车、20辆大车的军用物资经过林口县二道沟子。刘曙华等得到这一情报后,带领二师部分战士在敌人必经的公路上布下埋伏。傍晚,敌人车队进入埋伏圈时,刘曙华一声令下。战士们集中火力消灭了四辆汽车上的敌人,紧接着又截击了押运物资的20辆大车。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攻势吓破了胆,四处逃散。这次战斗打得迅速、漂亮,消灭敌人20余名,缴获了敌人押送的全部军需物资,获得了大批武器弹药,装备了二师。战斗的胜利,使二师的指战员受到极大的鼓舞。
       1936年秋,在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号召下,东北各地广泛地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抗日武装力量,东北抗日联军各军相继建成。由谢文东(1939年3月叛变投敌)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在抗联二军、五军的帮助下,队伍迅速发展到千余人,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这支改编的部队成分很复杂,特别是上层领导者多系地主、官僚和旧军官出身。因此思想上极其混乱,尤其是流寇和军阀思想对这支部队影响很大。中共党组织为了加强对这支部队的领导,把它改造成革命的抗日武装,为八军配备了一批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干部,并决定刘曙华到八军任政治部主任。
        刘曙华肩负着党交给的重任,满怀信心地来到八军。他同党派来的其他干部一道,为改造这支部队做了大量工作。几个月后,发展了30余名党员,成立了三个党支部,党的威信提高了,党的力量加强了。为加强部队的战斗力,整顿了队伍,成立了70余人的教导队,由刘曙华亲自指挥。通过他们积极地卓有成效的工作,抗联八军在1936年和1937年,得到很大的发展,由原来的五个师发展到六个师,部队从1500人猛增到3500人,建立了游击根据地,活动区域不断扩大。这段时间里,抗联八军经常同抗联三军、五军密切配合,共同活动,不断地打击和消灭敌人。
       1937年3月10日,中共吉东省委成立时刘曙华当选为省委委员、省委执委委员。
不久,由于斗争的需要,东北抗联三、四、五、六、八军在克上 克召开了联军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哈东联军办事总处,推选刘曙华为负责人,承担起协调各军关系,统筹解决联军的粮食、衣服等物资的艰巨任务。
        3月19日,东北抗日联军三、四、五、八、九军1000多人,联合攻打依兰县城。刘曙华率八军教导队、段团、徐团120余人参加了这次战斗。战斗打响后,英勇的抗联战士不怕牺牲,冒着敌人的炮火,迅速攻进了依兰县城西北大街,封锁了西北炮台,攻打了县银行,击毙了日军指导官井口,战斗持续五个多小时。这时敌人纠集了各部力量,向依兰县城包围过来,形势不利于抗联攻城部队。为了保存实力,抗联部队撤出了依兰县城。在这次战斗中,刘曙华担任了总稽查,他率40多名稽查队员活捉了六名走狗、汉奸,没收了一部分敌伪财产。
        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在群众抗日浪潮的影响下,伪军二十九团发生哗变,由团长赫奎武率领900多人,携带机枪22挺、大炮五门和各种新式步枪参加了抗日联军,被编为抗联第八军第七师,赫奎武担任师长。这支哗变的队伍在依兰、勃利等地活动了两个多月,因斗争环境艰苦、敌人政治诱降和军事进攻,使许多人发生了动摇。刘曙华深入这个师,向干部战士做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制止了投降。由于他及时的工作,致使赫奎武在叛逃时只拐走了200来人,二十九团的大多数官兵留下来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1938年,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进入了异常艰难困苦的时期,斗争更为激烈、残酷,日伪军在三江地区实行残暴的法西斯统治。在政治上,搞所谓“治安肃正”,成立治安工作班,专门劝降抗联部队;在军事上实行大“讨伐”,妄图对抗联部队实行“聚而歼之”;在组织上疯狂地破坏中共东北地下党组织;在经济上实行封锁政策,使抗联的给养供应出现了极度的困难。
      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强的党组织没有停止活动,英勇的抗联战士忍饥受冻,转战在丛山密林、冰天雪地之中,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颂歌。但在艰苦的斗争中,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软骨头动摇退怯了。特别是像八军这样改编的部队,情况就更加复杂,军中不断发生枪杀政治工作干部和叛变事件。
        1938年6月,刘曙华率领29名战士在桦川县七星砬子与八军三师师长王子孚率领的部队汇合。他发现了王子孚策动叛变的阴谋,同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刘曙华利用各种机会向三师的干部战士宣传抗日,讲解党的抗日政策。他说:“中国人不应甘做亡国奴,中华民族只有抗战到底才是出路。”叛徒王子孚认为刘曙华是他们投敌的障碍,就把他绑了起来,妄图胁迫他一起投降,刘曙华大骂王子孚是民族的败类,大讲抗日救国的道理。8月22日,部队走到勃利县通天沟时,一些战士在他的感召下犹豫了。这时,王子孚恼羞成怒把刘曙华绑在大树上,惨无人道地割下了他的舌头。殷红的鲜血顺着英雄的嘴角淌了下来,染红了他的衣服。刘曙华威武不屈,挺立在大树下,他虽然不能说话了,但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无限深情地凝视着他曾经战斗过的祖国大好山河。过了一会儿,他高昂地抬起头,怒视着王子孚这伙无耻的叛徒,表示他誓死不投降的决心。最后,王子孚等人竟用刀子一点一点地割下刘曙华的皮肉,直到他断气。
      年仅26岁的刘曙华就这样被叛徒杀害了。当这一噩耗传到他生前曾经战斗过的五军二师时,抗联战士失声痛哭。他们在四道河子为他召开了追悼会,决心化悲痛为力量,为刘曙华报仇雪恨。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抓住了当年杀害刘曙华的叛徒王子孚,执行枪决,民族的败类落得个可耻的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