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逛上海八大古镇吃美食!每座古镇都是吃货天堂!

 cxag 2018-06-22



又到了周末大家想好去哪里玩了吗

申花带你寻觅魔都八大古镇

粽子、小笼、汤团、鸭脚宝、扎肉、糖藕

寻觅传说中的古镇美食天堂



说到“上海威尼斯”,朱家角的古意盎然和小桥流水景象便缓缓映入脑海。惬意婉约,江南美景,长街三里,店铺千家,尤其是北大街,西井街、东井街更是美食的聚集地,各种商铺琳琅满目。



来朱家角一定要吃好吃的阿婆粽了。淘米、切肉、准备蛋黄、拌料、烫粽叶、扎柴……,一系列程序在阿婆手中一气呵成,特质腌肉油脂香混合着糯米香粽叶香,每一口都嗲爆了。


阿婆粽


除了阿婆粽之外,朱家角的扎肉肥而不腻,鲜浓味美;香甜可口的糖熟藕配上桂花的香甜软糯,沁人心脾,都是朱家角有名的小吃。


扎肉


糖藕




泗泾古镇距今约1000多年的历史,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素有“百年上海,千年泗泾”之说。古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处处充满着生活着的烟火气儿。



说到泗泾古镇的美食,广利粽子绝对是家喻户晓百年“老字号”。和一般的粽子不同,广利粽子呈长方形,有骨头粽和肉粽两种,里面的肉馅一肥一瘦,再加上“老汁汤”熬上两三个小时,酥松可口香气浓郁。


广利粽子



“十里晓烟破,数声召稼钟”,漫步在召稼楼的街头巷尾,细品着古街上的名宅故居、传统巷道、古桥河道,江南韵味一览无遗,特别这里的清代建筑“礼耕堂”、“梅园”绝对值得一看。


by鱼小暇(上海) 


召稼楼的美食更是一绝。老字号永茂昌的赤豆粽限量销售,生意火爆,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想吃正宗的上海本地菜,“老八样”饭店绝对不能错过,更有“召楼三宝”召楼大曲、召楼羊肉、召楼拆蹄(手撕走油红烧蹄膀),都是远近驰名的美味。


永茂昌赤豆粽


老八样饭店

by鱼小暇(上海) 


召楼羊肉


召楼拆蹄



七宝古镇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这里既有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又有悠久人文内涵。整条老街分为南北两大街,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七宝羊肉、七宝汤团、鸭脚包、方糕、塌饼,特色的古镇小吃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七宝汤圆


七宝羊肉


鸭脚包


海棠糕


说到南翔,很多人第一想起的就是“南翔小笼”,其实南翔古镇作为距今一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美景也如人间仙境呢!古猗园、南翔老街、留云禅寺、南翔双塔等都充满古韵和底蕴,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南翔小笼

作为上海的一张美食名片,南翔小笼的名气不用申花多说。南翔小笼包有接近100多年的历史,素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而闻名,特别是刚刚出锅的小笼热气腾腾,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别提有多鲜美。




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现存古老的元代致和桥,距今有近700年历史,“吴根越角”名不虚传。



枫泾素有“吃镇”之称,各种特色的当地小吃味道堪称一绝,引得无数游客前来品尝。枫泾丁蹄两次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还登上了央视CCTV7《农广天地》栏目,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枫泾丁蹄


再配上经过八道程序酿造的枫泾黄酒,古色古香的韵味油然而生。枫泾状元糕和豆腐干也是当地历史悠久,火爆热销的特色美食,来枫泾古镇不要错过。


枫泾黄酒


状元糕


豆腐干


庄行老街是奉贤区保存较好、富有江南水乡神韵的明清建筑一条街,东街汪家故居、李雪亭宅、褚泾庙旧址、油车弄刁家古宅、混堂弄何六其宅、王家宅等古建筑更是古声古色,韵味十足。



羊肉烧酒

庄行的羊肉烧酒不仅米道老好,还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人素有“伏天吃羊肉”的习俗,刚刚出锅的热气羊肉,挑出肥瘦相间的腰部,紧实的肉质饱满多汁,再配上香醇的烧酒,那个味道啊,嗲得来 ~~~~




练塘建镇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练塘老街宁静安详,如同沪上的世外桃源一般,古桥杨柳,粉砖黛瓦,没有被商业的气息所污浊,整个小镇充满自然的生态之美。






从2008年开始举办的茭白节是青浦练塘古镇的一大特色景点,节日期间,江浙沪三地特色小吃都会汇集在这里。这里的茭白清甜可口,香脆鲜嫩,无论是生吃还是炒菜,都是家家户户颇受喜欢的美味佳肴。

茭白





是不是都要被申花

说得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一座古镇,一种生活,百种美食

还等什么

这个周末去上海古镇寻觅美食吧





✍️ 编辑 /小鲸鱼

📷 图片/网络、上海发布

👨🏾‍💻设计/zs

魅力上海编辑团队 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