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热”暴露出的弊端

 茂林之家 2018-06-22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作为一种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级人才。近年来“考研热”日益升温,虽然说这样可以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但是随着大学生考研队伍的越来越壮大,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人才资源浪费,研究生就业难题加剧

很多人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起点高一点,然而随着考研人数和录取名额的增多,这带来的必然社会问题就是学历贬值,就业依旧是个难题。如今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层次低,这直接导致高端人才有“学”而无“才”,许多人尽管拿到了学位,但创新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差,有的还学非所用。很多社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心也逐步上移,这使很多原本本科生就足够胜任的工作却规定了研究生学历,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

考研竞争压力大, 打乱学校教学秩序

如今,考研热加剧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很多大三学生提前准备,制定实施考研计划,因此就出现了缺课、逃课、组织纪律涣散、敷衍课程、学业偏废等现象,尤其直接影响到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导致了本科教学质量下降,使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被打乱,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本科教育是学生基础阶段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连最起码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好,即使你考上研究生,相信在学术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最终被用人单位摒弃也是必然的。

考研动机不端正,备考应试化

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导致考研虽“热”但学术却“冷”。许多人考研是为了学位而不是学问,不少考生把考研看作通往成功的捷径,忽视了个人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只靠突击复习、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即便有幸考上研究生,也只能在专业研究的边缘徘徊。我们考研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通过学术上的成就达到活学活用,为以后运用到实践中提供理论知识,如果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得不到提高,学术在高也是白搭。

研究生培养模式增长,质量下降

考研热带来研究生培养规模持续的快速增长,其实现如今全国真正有能力招收研究生的院校并不多,有些院校为配合国家研究生扩招,或为了提高本校、本学院的研究生比例,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招,而相应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制度的改善却未跟上,科研经费不足,学习生活条件较差的状况比较严重,课程设置存在着与现实脱节的现象。甚至在有限的师资力量下,有的专业一个导师名下的硕士、博士竟有十几到二十几人不等。导师负担过重,无暇对研究生加强指导,这造成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