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唧唧堂JPE论文解析:生孩子对女性的事业究竟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徒步者的收藏 2018-06-22

解析文章首发于唧唧堂,作者: 唧唧堂研究人于洋


本文是针对论文《生孩子的职业成本(The Career Costs of Children)》的一篇论文解析,该论文于2017年3月发表于经济学顶级期刊《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本文作者包括: Jérôme Adda , Christian Dustmann , Katrien Stevens。 


背景介绍


生孩子给女性造成的成本无论从个人事业还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收入来说都很大。生育成本包括三类,工作中断导致的技能衰减、收入中断和工作经验积累滞后。即使是尚未生育的女性,未来将会生育的预期也会对现在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由此产生的问题是,生育给女性带来的成本到底有多大。这篇文章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来预测女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职业决策和生育决策如何相互影响。根据个人能力和生育偏好,女性将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她们的职业选择、人力资本、工资、储蓄和生育情况。同时由于存在风险规避的倾向,女性将面临在事业早期积累财富经验和在最适孕年龄生育的权衡取舍。


文章贡献


这篇文章的贡献有三:第一,在模型中职业决策与生育决策不再相互独立,由此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个人的固有特质(如能力、生育偏好)如何影响生育决策,以及个人如何经过主动筛选进入不同的职业轨迹;第二,本文考虑了由于工作中断导致的技能衰退,最适孕年龄往往与职业中学习曲线最陡峭的时间段高度重合,为研究不同时间点上职业和生育决策的权衡取舍提供了基础;第三,文章将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和风险规避(risk aversion)从一个时间节点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借贷或储蓄将整个生命周期可能获得的资产进行时间轴上的再分配,从而进一步理解储蓄与生育决策的相互影响。


数据


文章以在1955-1975年之间出生在西德的女性为研究对象,约65%的女生在中学毕业后(15-16岁)会从360个职业中选择1个进行相关的2-3年的职业培训。此职业决策虽然产生于生育决策形成之前,但是基于个人对未来生育情况的偏好。不同的职业属性,即使中断相同的工作时间,导致的技能衰减程度和收入成本(the reduction in life-long earning)也是不同的,因此不同职业的女性面对的生养子女的成本不同。研究员将职业划分为日常(routine)、抽象(abstract)、手工(manual)三档。ro日常类工作的要求不随时间而变化,比如超市售货员和缝纫工,她们需要做的就是记住商品的信息或者掌握缝纫技巧,这些要求不会在短期内产生很大变化;抽象类工作的要求会随时间产生很大变化,比如银行职员,由于信息技术和金融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工作中断将导致严重的技能衰退;手工类工作介于日常类工作和抽象类工作之间,比如药品销售,因为新药的开发需要相对长的周期。


与日常类和手工类相比,抽象类的工作不仅初始待遇更高,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工资增速更快,研究发现生育带给从事抽象类工作的女性的收入损失最高,带给从事日常类工作的女性的收入损失最低。从事抽象类工作的女性更倾向于没有或只有一个孩子,且在生育第一个孩子时的年龄更大。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证明相关性但无法证明因果,因为也可能是生育倾向弱、工作能力强的女性主动选择了生育成本更高的抽象类工作。研究还发现28岁之前的女性储蓄率上升、28岁之后储蓄率下降,表面女性控制生育前的消费来应对生育后的子女花销。因此除了职业的考虑,晚育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有充足时间积累足够的财富抚养子女。


picture from 500px by Gable Denis


结构模型


此模型覆盖15-80岁的时间跨度,每6个月为一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中,女性需要做出以下决策:消费量和储蓄量、是否生育、劳动力供给量和职业类型,如果在时间t决定生育,那么婴儿将在t+1时间出生。模型包括以下几部分:


1). 能力和偏好:能力(fiP)、休息偏好(fiL)、子女偏好(fiC)、不孕的可能性(fiF)。模型假设具有相同能力的女性的休息偏好一致;子女偏好与能力(和休息偏好)相关;个体不孕情况无法被观测(unobservable),但随个体年龄增长,不孕可能性提高


2). 职业选择和劳动力供给:假设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回报和报酬增速;不同的工作类型在失业后拿到新的offer的可能性不同;不同工作baby-friendly的程度不同,女性可以选择全职、兼职、辞职或不再参与劳动(out of labor force)


3). 预算约束:t+1时间段的总资产=t时间段的总资产+t时间段的收入-t时间段的消费


4). 技能和工资:模型假设每全职(兼职)工作1年,技能增加1(0.5)单位;工作中断时,不同类型的工作在不同中断时点产生不同程度的技能衰退,由此可以模拟生育时间的决策;工资取决于技能、职业类型和能力(fiP)


5). 婚姻状况和丈夫收入:在每个时间段中,女性结婚的可能性取决于年龄、技能和子女偏好;结婚女性同样面对离婚的可能,离婚可能性取决于年龄和子女情况;丈夫收入取决于妻子的年龄、职业和能力,并作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出现在预算约束中


每一个新的时间段t伊始,女性将基于她们已有的信息和面对的预算约束选择时间t的消费量、劳动供给量、职业类型以及是否生育来最大化个人效用。当女性超过60岁时,她们将退休并无需再进行职业的相关决策。基于该动态模型和已有的数据,研究人员预测出每个样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每个时间段所做出的职业和生育决策。


picture from 500px by photoalto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从事抽象类职业的女性面对更高的技能衰减速度和工作中断的机会成本,因此拥有强烈的生育偏好的女性将会倾向选择日常类的工作并较早生育。但另一方面,考虑到生养子女的高成本,抽象类的职业带来更高的收入,并且此类女性更易于找到优质配偶,从事抽象类职业的女性能够更快地积累财富为后代提供更优渥的生活


研究还发现,子女偏好强(high taste for children,简单理解为“爱小孩,爱生育”)的女性能够从第一、二个孩子中都获得正效用,而对子女偏好弱(low taste for children,简单理解为“不那么喜欢小孩”)的女性只能从第一个孩子身上获得正效用,因此后者倾向于只生育1个子女


预期未来不会生育的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抽象类职业,证明即使在做出生育决策之前,对于未来生育情况的预期已经影响了女性的职业选择,产生了相应的成本。不生育的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更倾向于工作,生育之后的女性虽然也有部分重拾工作,但更倾向以兼职的形式工作,因为虽然她们从陪伴子女中获得更高的效用,但需要收入来源维持消费水平。


研究发现,被研究的40岁的未育女性比相同年纪的已生育女性的收入高10%;被研究的60岁的女性此前每多生一个子女,其工作经验相比其他人下降22%;研究还发现生养子女的成本是母亲15岁时整个生命周期收入净现值(NPV)的35%(作者注: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考虑两个其他条件一致,一个生孩子一个不生孩子,这样她们之后一辈子的收入折现到15岁的时候,发现生孩子的折现收入比不生孩子的低35%),这其中四分之三源自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四分之一源自低工资,因此生育成本的主要来源是工作中断导致一段时间没有收入来源。 


此外,第二胎的生育成本往往低于第一胎,原因有两个:1. 由于使用贴现方法进行成本的衡量,第二胎的成本折扣更大,在总成本中的占比更小;2. 第二胎对女性在事业早期积累经验和磨练技能产生的阻碍小于第一胎。


研究人员还发现虽然很多欧洲国家提供生育补贴,但类似的政策只能激励人们更早生育,对女性生育的子女数量没什么影响。虽然这类生育政策不直接增加个体的子女数量,但由于人们生育年龄提前,在同一个时间段中出现更多的代际,从长期来看仍然刺激整个国家的人口增加。


参考文献:

Jerome Adda, Christine Dustmann and Katrien Stevens. 'The Career Costs of Childre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