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趣的经济学第41期:生育对女性的事业究竟造成多大影响?

 昵称63708061 2019-04-28

导 言

生孩子给女性造成的成本无论从个人事业还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收入来说都很大。生育成本包括三类,工作中断导致的技能衰减、收入中断和工作经验积累滞后。即使是尚未生育的女性,未来将会生育的预期也会对现在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由此产生的问题是,生育给女性职业生涯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2016年10月发表于《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的论文对此展开了讨论,其作者包括来自博科尼大学的Jérôme Adda、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Christian Dustmann和来自悉尼大学的Katrien Stevens。论文题目是《孩子给女性职业生涯带来的代价》(The Career Costs of Children)。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生育与否使其未来收入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在20岁时,已生育的女性的收入仅比未生育女性高5%,而到40岁时,未育女性比相同年纪的已生育女性的收入高10%。具体来看,生养子女的成本是母亲整个生命周期收入贴现至15岁时的净现值(NPV)的35%,其中四分之三源自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四分之一源自低工资。因此生育成本的主要来源是工作中断导致一段时间没有收入来源

数据选择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分成两组,第一组来自IABS数据库(German socialsecurity records,德国社会保障记录),第二组数据来自GSOEP(German socio-economic Panel,德国社会经济调查小组)。第一组数据提供了被研究者的工资、离职、职业选择、教育水平、年龄等数据。其统计特征如下图1所示:

图1 IABS数据统计

从第二组数据中,研究者构建了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被研究者的就业状况、从事的是全职还是兼职工作、每周实际工作时间、每周协议工作时间、个人净收入及孩子数量等。其统计特征如下图2所示:

图2 GSOEP数据统计

由于职业选择的数量过大,研究者将所有职业选择划分为三大类:

(1)routine(日常类)

这一类别的工作的要求不随时间而变化,比如超市售货员和缝纫工,她们需要做的就是记住商品的信息或者掌握缝纫技巧,这些要求不会在短期内产生很大变化;

(2)abstract(抽象类)

这一类别的工作的要求会随时间产生很大变化,比如银行职员,由于信息技术和金融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工作中断将导致严重的技能衰退;

(3)manual(手工类)

这一类别的工作类介于routine和abstract之间,比如药品销售,因为新药的开发需要相对长的周期。

对所获得的样本的工作按照上述分类进行划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3 样本职业选择按类别划分

研究者对所得数据库做初步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图4所示:

图4 样本分析结果

从上图可以看出,与从事routine类和manual类工作相比,从事abstract类的工作不仅初始待遇更高,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工资增速更快

此外,研究者发现生育带给从事abstract类工作的女性的收入损失最高,带给从事routine类工作的女性的收入损失最低。从事abstract类工作的女性更倾向于没有或只有一个孩子,且在生育第一个孩子时的年龄更大

但上述分析只能证明职业选择与孩子生育之间存在相关性,却无法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为也可能是生育倾向弱、工作能力强的女性主动选择了生育成本更高的abstract类工作。因此研究者建立模型做了进一步分析。

模型建立

研究者以青春期晚期到生命结束为生命周期建立了以下模型:

该模型包括了个体的职业选择、工作与否以及生育选择(生育孩子数量及生育时间)。其中,Et代表了在时刻t依照所输入的信息的期望值,β为贴现因子。模型设定每一期时长为6个月,结束时间为被研究者80岁时。在每个时间段中,女性需要做出以下决策:消费量和储蓄量、是否生育、劳动力供给量和职业类型。

研究者进一步将下述各因素加入模型进行考虑:

(1)能力和偏好:能力、休息偏好、子女偏好、不孕的可能性。模型假设具有相同能力的女性的休息偏好一致;子女偏好与能力(和休息偏好)相关;个体不孕情况无法被观测(unobservable),但随个体年龄增长,不孕可能性提高;

(2)职业选择和劳动力供给:假设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回报和报酬增速;不同的工作类型在失业后拿到新的offer的可能性不同;女性可以选择全职、兼职、辞职或不再参与劳动;

(3)预算约束:t+1时间段的总资产=(t时间段的总资产)+(t时间段的收入)-(t时间段的消费);

(4)技能和工资:模型假设每全职(兼职)工作1年,技能增加1(0.5)单位;工作中断时,不同类型的工作在不同中断时点产生不同程度的技能衰退,由此可以模拟生育时间的决策;工资取决于技能、职业类型和能力;

(5)婚姻状况和丈夫收入:在每个时间段中,女性结婚的可能性取决于年龄、技能和子女偏好;结婚女性同样面对离婚的可能,离婚可能性取决于年龄和子女情况;丈夫收入取决于妻子的年龄、职业和能力,并作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出现在预算约束中。

每一个新的时间段t伊始,女性将基于她们已有的信息和面对的预算约束选择时间t的消费量、劳动供给量、职业类型以及是否生育来最大化个人效用。当女性超过60岁时,她们将退休并无需再进行职业的相关决策。基于该动态模型和已有的数据,研究者预测出每个样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每个时间段所做出的职业和生育决策。

实证研究

(1)生育预期与职业选择

研究者对生育预期与职业选择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5 生育预期与职业选择

由上图5,研究者认为,预期未来不会生育的女性更倾向于选择abstract类职业,证明即使在做出生育决策之前,对于未来生育情况的预期已经影响了女性的职业选择,产生了相应的成本。

(2)生育与收入

研究者对生育孩子之后的女性收入展开了分析,结果如下图6所示:

图6 生育与收入变化

研究表明,在20岁时,已生育的女性的收入仅比未生育女性高5%,而到40岁时,未育女性比相同年纪的已生育女性的收入高10%。

(3)生育成本

研究者对因生育带来的收入减少展开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图7所示:

图7 生育成本

研究表明,生养子女的成本是母亲整个生命周期收入贴现至15岁时的净现值(NPV)的35%,其中四分之三源自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四分之一源自低工资。因此生育成本的主要来源是工作中断导致一段时间没有收入来源

(4)生育补贴的作用

在欧洲很多国家,由于生育率较低,政府出台了生育补贴希望提升生育率,基于上述分析,研究者对这一政策的效果也做了讨论。

如下图8所示,在政策出台的第一年,孩子生育数量有较大的提升,但之后开始下滑。

图8 政策出台后孩子出生数量

研究者将政策出台后的所有女性群体分成三组: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不受政策影响的以及处于二者中间的。统计结果如下图9所示:

图9 生育补贴的影响

结果表明,这一政策只能激励人们更早生育,对女性生育的子女数量没什么影响。

虽然这类生育政策不直接增加个体的子女数量,但由于人们生育年龄提前,在同一个时间段中出现更多的代际,从长期来看仍然刺激整个国家的人口增加。

研究结论

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来预测女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职业决策和生育决策如何相互影响。根据个人能力和生育偏好,女性将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她们的职业选择、工资、储蓄和生育情况。同时由于存在风险规避的倾向,女性将面临在事业早期积累财富经验和在最适孕年龄生育的权衡取舍。

研究结果表明,预期未来不会生育的女性更倾向于选择abstract类职业,证明即使在做出生育决策之前,对于未来生育情况的预期已经影响了女性的职业选择,产生了相应的成本。生育与否的女性在未来收入上也有较大的差别,在20岁时,已生育的女性的收入仅比未生育女性高5%,而到40岁时,未育女性比相同年纪的已生育女性的收入高10%。具体来看,生养子女的成本是母亲整个生命周期收入贴现至15岁时的净现值(NPV)的35%,其中四分之三源自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四分之一源自低工资。因此生育成本的主要来源是工作中断导致一段时间没有收入来源

此外,研究者发现,目前出台的生育补贴政策只能激励人们更早生育,对女性生育的子女数量没什么影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们生育年龄提前,在同一个时间段中出现更多的代际,从长期来看仍然刺激整个国家的人口增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