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周

 浓咖啡 2018-06-22

东周简介

东周列国

东周列国

东周(前770年至前255年),是历史上对国都东迁以后的周朝的称呼,相对于之前国都在镐京的时期,即西周。

东周京都于前770年自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东迁至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传25王,前后515年。

周幽王死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他就是周平王。他即位第二年,见镐京被战火破坏,又受到犬戎侵扰,便迁都雒邑,史称“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的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地位渐失,亦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战国时代”。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加上被指有弑父之嫌,在诸侯中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周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以“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战国时代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代已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陆。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

周定王元年(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欲观九鼎。定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楚人遂去。

周隐王时,东周国势益弱,同时内部争斗不休,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隐王迁都西周。周隐王八年(前307年),秦借道两周之间攻韩,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东西两周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至隐王六十年(前255年),西周国为秦所灭,隐王死,七年后,东周国亦为秦所灭。

东周的文化百科

  • 魏国

    魏国

    魏国,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国后裔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毕国始祖[阅读]

  • 战国

    战国

    战国简介战国七雄形势图战国时代(前476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后半期(秦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阅读]

  • 春秋

    春秋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 ,是东周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

东周的相关人物

  • 楚庄王

    楚庄王

    楚庄王(?-前591年),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一作荆庄王,是东周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之一,名列春秋五霸。[阅读]

  • 刘胜

    刘胜

    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母为贾夫人 ,西汉中山靖王。[阅读]

  • 第五伦

    第五伦

    第五伦(生卒年不详),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时期大臣。祖先为战国时齐国的田氏,其家族于西汉初年改姓第五。于新朝王莽时为郡吏,又为乡啬夫。因不满自己仕途难进,便改[阅读]

  • 保卫营壁

    保卫营壁

    保卫营壁 : 第五伦少年时耿介而好义气。新莽末年,盗贼四起,宗族乡亲争着依附第五伦。第五伦于是在险要之处修筑堡垒,贼人来后,他便率众引弓持矛坚守自卫。先后有铜马、赤眉的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