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岐法系传承表 第二世广济存奖禅师 第三世南院慧颛禅师 第五世首山省念禅师 第六世汾阳善昭禅师
第八世杨歧方会禅师 第九世白云守端禅师 第十世东山法演禅师 第十二世虎丘绍隆禅师 第十三世应庵云华禅师 第十五世祖先密印禅师 第十六世无准师范禅师 第十八世高峰原妙禅师 第十九世中峰明本禅师 第二十一世万峰时蔚禅师 第二十二世宝藏普持禅师 第二十四世海舟永慈禅师 第二十六世天奇本瑞禅师 第二十七世无闻明聪禅师 第二十九世幻有正传禅师 第三十世密云圆悟禅师
破山禅师(1597~1666),号海明,俗姓蹇,名栋宇,字懒愚,是明末清初我国一位著名的佛门巨匠、诗人、书法家,是明末清初重要禅宗大师,是著名禅院双桂堂的开山祖师,世有“小释迦”之称,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佛教传承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破山禅师 破山禅师(1597年一1666年),俗姓蹇,顺庆府大竹县人。出身于豪门世家,是明代蹇忠定公后裔。十九岁时,有感于世事沧桑,毅然厌弃尘凡出家,为行脚僧,孤身出蜀,到湖北的破头山闭关修禅,立誓要以七日为限,刻期取证。在闭关到最后一天,他发誓:“悟不悟,性命在今日矣!”竟于中午时候,信步举足,坠于万丈悬岩之下,将左脚跌伤而豁然开悟。他自此出山南行,遍参诸方,末后至金粟,拜在密云圆悟禅师座下,受到印可,并于崇祯二年付以法流。次年秋天,他又住持了原由曹洞宗主持的嘉禾东塔寺,实际上成为身祧临济、曹洞两宗的一代宗匠。
后面待考...... (2)杨岐宗与中国佛教 据彭江流先生引清·杨文会撰《佛教宗派图详注》载,禅宗五宗七家,到宋后差不多只剩临济一宗,余皆式微。临济至石霜楚圆分黄龙、杨岐两家,黄龙一支数传而绝,杨岐复临济旧称。也就是宋以后的临济宗也就是杨岐宗。 万有文库《佛教概论》说:自宋以后,临济盛行,面北丛林之禅宗多临济(杨岐)子孙也。 黄士复《佛教概论》说:杨岐一派,历宋、明及清,法流繁衍,遍于南北。 清·吴门聂乐读着《指月录》收集南宗宋至清康熙间,凡有高行、语录、传记、塔铭者710人,而杨岐一家独占470。 《五灯会元》、《嘉泰普灯录》载: 方会门下十三人,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足。仁勇下有寿圣楚文、上方日益;守端下有五祖法演。法演门下俊秀辈出,有佛眼清远、太平慧懃、天目齐、园悟克勤、五祖表自、云顶才良等。其中,清远、慧懃、克勤三人时称演门三佛或二勤一远。 清远三传至蒙庵元聪,日僧俊芿尝就其受学,返国後,开日本杨岐禅之端,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源自此一法系。克勤编有碧岩录,闻名於世,法嗣七十五人中,以大慧宗杲、虎丘绍隆最着。宗杲盛倡看话禅,与曹洞宗之默照禅并立,法嗣九十馀人,以拙庵德光之门庭最荣,其下出妙峰之善、北磵居简二杰。日僧能仁尝受德光印可,返国揭举日本达磨宗之旗帜。居简二传至梅屋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另一弟子东阳德晖奉敕撰禅林清规。本派门徒於宋以後几囊括临济宗之全部道场,其宗风以拈提先人古则,拂拳棒喝,勘辨公案为悟入之机要。 又据《佛教史》: 明末清初之高僧,只圆悟、圆修、性冲三派而已。 圆悟、圆修系杨岐23世孙。 性冲是杨岐21世孙。 由于清室崇佛,动则修寺及开凿石像为帝后祝寿,故圆悟、圆修两支盛行京师。 据将维乔译《杨岐世系表》,杨岐宗历代往日本传法者达29人,杨岐宗25代黄檗隆奇于日本创黄檗宗。 韩国佛教受杨岐法乳者亦不可胜计。 所以说,宋以后,杨岐宗占我国甚至海外佛教禅宗的主导地位。 参考资料: 1、《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七;2、《联灯会要》卷十三;3、《五灯会元》卷十九;4、《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5、《释氏稽古略》卷四;6、《指月录》卷二十五;7、《杨岐方会和尚语录》序;8、阿部肇一《中国禅宗史》;9、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10、《中华佛教百科全书》;11、《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12、《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八;13、蒋维乔《中国佛教史》;14、互联网搜索。 (3)关于济公: 克勤禅师的法嗣有七十五人,其法流以径山宗杲(大慧,1089~1163)、虎丘绍隆(1078~1136)二派为最大。径山一派更分为灵隐、北涧二派,虎丘一派也分为松源、破庵二派。虽然宗杲的法嗣有九十四人,绍隆的法嗣只有一人,但宗杲下数传即息,而绍隆的传承则相传不绝。 杨岐和黄龙同时兴起,后来黄龙的法脉断绝,杨岐也恢复了临济旧称,所以临济后期的历史,也就是杨岐派的历史。 杨岐派禅法在宋元两代传入日本,创行别派,在日本镰仓时代禅宗二十四派中,有二十派皆出于杨岐的法系。 5.1,虎丘绍隆禅师 虎丘绍隆,平江府(今江苏苏州)虎丘绍隆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和州含山(今安徽境内)人。九岁谢亲,居佛慧院。逾六年,得度受具。又五年,荷包谒长芦信禅师,得其大略。绍隆禅师示寂于绍兴丙辰年(1136)。 5.2,慧远,号佛海,[1] 杨岐方会门下有十三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足。白云守端下有五祖法演,住黄梅五祖寺,名振全国,人称五祖再世。其门下俊秀辈出,如人称“三佛”的佛眼清远、佛果(圆悟)克勤、佛鉴(太平)慧懃,又有五祖表白及天目齐、云顶才良等。 佛眼清远三传至蒙庵元聪,有日本僧人俊茄来其门下受学,回国后,开日本杨歧禅之首端。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源自扬岐法系。 佛果克勤编有《碧岩录》闻名于世,法嗣75人。门下以大慧宗杲、虎丘绍隆最为著名。 佛果克勤的门下,有黄梅籍僧人应庵昙华禅师,大振杨歧宗风于苏浙,是临济正脉宗统第十七代宗师。宋以后,恢复临济宗之旧称,几乎囊括临济宗之全部道场,成为中国禅宗的代表。 6.1
昙华(1103~1163),宋代临济宗僧。蕲州(湖北蕲州)人,一说为黄梅(湖北黄梅)。俗姓江。号应庵。十七岁于东禅寺出家,十八岁受具足戒。其后,遍参善知识,参谒圜悟克勤,并奉其命,入彰教寺,师事虎丘绍隆。未经半载,顿明大事,遂为绍隆法嗣。此后历住诸刹,又于明州天童山大扬宗风。与大慧宗杲并称临济宗之二甘露门。隆兴元年示寂,世寿六十。嗣法弟子仅密庵咸杰一人。有《应庵和尚语录》二十卷传世。 济公原名李修缘(1130一1209),天台永宁村人。他虽是临海都尉李文和远孙,却没有染上纨绔子弟的劣习。少年时就读于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释道二教的薰染。父母双亡以后,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 最后投 奔杭州灵隐寺,在当过国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嗣其法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