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意,不惑。 茶覺 竹意 不惑 一個茶台應該如何 無的豐富 簡約到極致 豐富到極致 如無一樣不存在 如禮一樣有儀式感 如心一樣乾淨透徹 物是靜物 器是雅器 茶是媒介 內心簡單而豐富 如禪如悟 神思清明而幽遠 如夢如幻 開始茶覺 開始洞悉自我

喜竹| 在所以材質中,海豐喜歡竹子和金絲楠,究其原因,是這兩材質最安靜、最雅致。 在所有材质中,海丰喜欢竹子和金丝楠,究其原因,是这种材质最安静、最雅致。
海豐喜歡竹子,為此十幾年前專門去過一次浙江的安吉,去得時候正是竹子瘋長的季節。到的竹林較偏僻,安靜的竹林裡能聽到竹子瘋長時和竹衣的摩擦聲,甚是奇妙。

喜竹
處遇竹+ 認識竹+生活館的薛中還是在兩年前,那時『誰最中國』只有十萬粉絲,海豐為了解竹產業的發展,參加一個在無錫舉辦的竹產業論壇,在論壇中結識了主辦方的薛中和邀請而來的梁建國老師。
 那時的竹+已經做的很有腔調,公司規模也很大,而當時的『誰最中國』卻很小,粉絲只有10萬左右。與薛中攀談很久,之後這兩年,便與薛中當朋友處之,我去杭州,他來北京總要見上一面。
 海豐喜歡竹子,為此十幾年前專門去過一次浙江的安吉,去得時候正是竹子瘋長的季節。到的竹林較偏僻,安靜的竹林裡能聽到竹子瘋長時和竹衣的摩擦聲,甚是奇妙。
 去年,海豐曾自己拿錢出來做視頻內容的嘗試,第一個就想到了竹+,當時構思的是,把他們設計的產品放在竹林和茶園裡拍攝,擺脫一般的茶空間,地點的設想也在安吉,最後由於時間不太湊巧而作罷。
 竹+生活館,是薛中老師創建的一個品牌,也是為國內外許多知名的設計師搭建的竹產品設計實現品牌,裡面的產品不僅自己設計,也邀請設計圈內的好友參與設計。與一般品牌不同是,竹+是站在竹產業發展這個緯度來做這個品牌的,因此,許多設計具有前瞻性、實驗性和美學性,讓人眼前一亮。同時,也立足服務於生活,因此兼具美學和實用功能。
 竹子幼時為食,成年為景,虛心而有節,宛如君子。因其速生,可替代木材,綠色環保。海豐喜歡竹子,不是因其儒家文化的道德綁架,而是癡迷其紋理,覺的很有雅意。一年之內,吃竹筍就吃上四五月,從冬季開始吃到四五月份。
 海豐是做營銷出身,反思中國文化尤其不喜歡中國人對材質的迷戀,越是稀有就越貴,明式家具雖然也用黃花梨等名貴木材,但多數用素紋較多,求的還是安靜素雅。不似今日,黃花梨的鬼臉、金絲楠的虎皮文,越“熱鬧”的材質越越貴,試想一下,你如何在這樣的書桌上靜心寫作。
 稀有的材質、生長的環境、多少年才能成才⋯⋯,這完全是西方營銷學的邏輯,今日的文人器的審美觀,也是商人依據這個邏輯制定的。而不是回到事物本身,文人雅士居室雅桌,思考應以什麼為美?

竹子,喜其型、喜其質、喜其韵、喜其雅。薛中老师希望能在一款竹产品上进行合作,海豐也有其意,便商量開發一款茶盤,海豐對它的定義是:無的豐富,即簡單豐富,有儀式感,有韻味和雅意。
無的豐富
 薛中老師發來許多產品的照片,都被海豐一一否決,感覺不夠理想,因為好的茶盤不應成為喝茶時的主角,它發過來的產盤設計太搶戲了。直到它的出現——一款名為厚澤的茶盤,正好符合海豐的想像。
 簡約,而不簡單。小巧而雅緻,即可幹泡,也可濕泡。薛中老師把產品送過來讓海豐試用,看看是否能改進。海豐在家試用三個月,不斷溝通,反覆實驗,最後確定三件事:一,表面材質用竹整張工藝,讓其更加優雅;二,周圍用紅漆,讓其更有儀式感;三,減少厚度,讓其更方便好用。
 這款茶盤,竹子採用的是北緯28度黃金竹產區的竹子,經過高溫處理,使得竹子整張壓平,使其具有竹子的質感,保留竹子的天然韻雅。茶盤分兩層,上層為幹泡台,下層為濕泡台,亦可組合而用。
 濕泡台有連結塑料軟管,可讓洗茶的茶水直接流入茶台下面的茶桶等容器裡。

北纬28度,是世界公认的最好的黄金竹源。竹+在此纬度拥有100公顷竹源基地。从原材料的挑选到成品的出厂,都是来自北纬28度的竹,保证始终如一的品质。
总尺寸- 370*250*40mm,湿泡盘尺寸:280*230*25mm。采用竹整张专利技术(中国专利号:200780036532.9)将一个圆的竹筒无缝曲线完美展开形成的幅面,长期使用不易变形开裂,自然完整,不拼凑,保留完美的竹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