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逻辑学

 老衲心斋 2018-06-23
逻辑是西方名称的华文音译,华文有几个名称:詺或名理、形名(以上皆通称)、义因(管子学派称逻辑学为因术或义因术)、义由或义故(墨子学派)、道或义道(易家、道家与墨家)、道由(易家、墨家与道家),也可以表达为诠理、诠道、悜道、悜理、忞道、忞理(现代学术表达)等等;印度叫因明、正理、因果等等。逻辑的准确含义是人的正确认知思惟的语言表达规则。实际上逻辑是人的正确认知结果的思惟过程可靠性依据,本质上是人类认知思惟(不是所有思惟)的可靠性的法则道律。只要人要求明确认知事物的本原的可靠性即认知结果的可靠性,就需要对认知思惟过程的可靠性进行法则性表达证明其可靠性,就形成了逻辑学。因此,西方的逻辑本质上就是语言思惟义由学——语言形式逻辑学,近现代发展为广义语言思惟义由学——符号思惟逻辑学。但是人的思惟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语象(实际上可以细分为言象与文象两种)思惟,还有图象、物象或实象(实物)、模象(模拟之象)、色象(光象)、音象(狭义语言思惟本质是音象思惟)、意象、爻圭、数象、形象(质象)、玄象、信息(狭义)、易象(动象与化象)等等等等,语文思惟的逻辑只是常用思惟逻辑,但是真正最全面完整而又精深格致的逻辑不是语言逻辑(语文逻辑含符号逻辑),而是通贯天人所有事物表达的逻辑!通贯天人的逻辑是什么呢?就是伏羲首创的爻圭象数易学的象数逻辑及其高度抽象化的爻圭逻辑!易学哪个国家与国族才有这种学术?唯一的就是泰东天下——华国或泰华(不仅仅是汉族文化)。易学可以衍生各种呈象的逻辑,语言逻辑只是其中之一。有人说欧美的符号逻辑是最深奥也是最精深的学术。其实是不懂中华文化精髓的华盲说的妄话。易学的爻圭逻辑才是最弘大、最高深、最玄奥、最 格致、最完美的符号逻辑——易爻逻辑或易圭逻辑。什么叫爻圭?爻圭是伏羲发明的兼容表达数(量)和象(性)的高度抽象简约的意象表达,也可以叫爻号或圭号,类似西方表达低级浅显的符号。爻是基本标识色号,圭是易学的圭仪,爻圭就是易学的义由与哲道表达体系。爻圭用于占卜就叫爻卦。易学之所以成为万学之源,众学之祖,就是这个道理。泰华国族创立了最全面完整而又最精深格致的逻辑——象数义道学或爻圭义由学,你却说中国逻辑学不发达。从逻辑本质和逻辑深广度即广义逻辑和通贯逻辑(易学逻辑)的角度来说,西方逻辑与印度因明只是儿童思惟层次。即使是常用逻辑学即语言逻辑学学,中国也不落后。泰华帝国早在周朝就建立了语言思惟逻辑学——詺学(名理学或义因术),最早提出詺学概念的是春秋时期的邓析,但是第一个创立詺学理论体系的是墨家创始人墨翟(墨家本质是就是义家或詺道家),宋钘、尹文、惠施、公孙龙、荀子、管子学派、吕览学派都是詺学大师级人物。东周后期的战国时代,泰华詺学即逻辑学已经高度发达,而且已经涉及到悖论研究了(如公孙龙子)。西方逻辑学源于古希腊逻辑学,而古希腊洛学学到亚里士多德才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亚里士多德比墨子晚了一百多年!印度逻辑学——因明学就更加晚了,理论体系也不明确——主要是为了证明梵神教义神圣性才建立的,学术目的也很荒谬。就先秦泰华语言逻辑成果的同时期而言,中国语言逻辑学也是世界上最早又最发达的。只是因为秦朝独尊法家而汉朝独尊儒家都禁毁了詺学(名理学或义因术),导致詺学禁毁不传。不仅如此,秦朝只允许易学的占卜应用术发展,易学的本原道论是禁止的。而汉新(两汉新莽)到明清的儒学专制主义中,易学也沦为儒义解读学,本原易学基本被遗忘,只有少数学者深谙易学象数爻圭义由(逻辑)和哲道。汉末六朝时期,名理学有所恢复,到宋元所有发展,宋元时期的易学象数义由(逻辑)学也迅速恢复并高度发达,所以宋代华人思创了人类有一个科技文化、哲道思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峰。但非常可惜,宋朝的学术复兴成果,最终被朱元璋这个蠢猪首开的明清全面返古唯儒专制所毁灭了。所以,从秦朝到清朝的泰华——大中华的学者(更不要说民众了),尤其是普通官员和文艺家,绝大多数都没有义由逻辑观念,导致故事类文学——戏剧与小说的文艺缺乏逻辑深度和社会思想发展高度,这是中国小说与戏剧难以进入大师水平的文化原因。但是为什么中华古典诗歌、古典散文又是世界最高等级的文艺作品呢?因为诗歌艺术的绝大多数和散文艺术的较大多数,都是非逻辑性文艺。但是要求逻辑性的叙事诗歌和叙事散文类,华语文艺就很不发达了。同时,泰华明清科学技术不但没有建立逻辑化理论体系,而且连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创新思惟也被强制禁锢,导致西方迅速发展赶超东方泰华,进而奴役宰割遏制东方,一直到当前的西方主导世界格局。这些都是詺学即中华语言逻辑学被狭隘的法家与肤浅又狭隘的儒家毁灭残害的恶果,尤其是思孟狭儒派及朱元璋对泰华国族所犯下的滔天罪恶。因此,中古与近代中国是缺乏逻辑学尤其是语言逻辑学的。受到秦汉明清尤其是明清的唯儒专制的思想学术文化残害,中古与近现代泰华语言逻辑学不发达,也是事实。但是不能笼统地说中国逻辑学没有西方和印度发达。
所以,问题君的这个问题,只能针对中古、近现代中国而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