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 | 从艺四十年,只取一瓢饮。“徽州女人”韩再芬谈黄梅戏与上海缘

 cxag 2018-06-23


上海已经步入黄梅季,阴雨绵绵的天气,仿佛有很多故事要讲。

6月20日,有朵“黄梅”很应景地绽放在了“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成立仪式的舞台上:一曲婉约清新的《女驸马》散发独特芬芳,让人心旷神怡,而演唱者正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

 

 

与台上的一枝独秀不同,台下的韩再芬低调素雅,身着一袭桔黄色的长衣,简单地扎了个长马尾,笑靥明媚言语亲切,难怪戏迷们会称呼她“神仙姐姐”。在活动彩排现场,韩再芬跟小编聊起了她与上海、与黄梅戏的一些故事。

 

说不尽的上海缘

 

 “我与上海的缘分很深。我自己的代表作《徽州女人》,就是由上海的艺术家参与编创的,编剧、导演是陈薪伊,音乐是董为杰。”说到上海,韩再芬倍感亲切,这不仅与她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因黄梅戏的发展一直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33年,黄梅戏戏班首次来沪演出,受到上海观众的热情追捧,音乐家贺绿汀听后称赞不已;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第一届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巨大成功;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天仙配》摄制成电影,由石挥执导,严凤英、王少舫主演,轰动全国,风靡东南亚……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都极大地推动了黄梅戏的普及。” 说起黄梅戏与上海的渊源,韩再芬不由打开了话匣子。

 

2018安徽春晚《徽黄皖韵》韩再芬


如今,黄梅戏已成为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因其淳朴流畅的唱腔和质朴细致的表演获得了众多戏迷的喜爱。韩再芬欣慰地说:“黄梅戏在上海有很多听众,每次来都能感受到大家的热情。”

 

《女驸马》剧照

 

从艺四十年,只取一瓢饮

 

回顾四十年的从艺生涯,韩再芬遇到过戏曲发展的好时机,也经历了戏曲不景气的时期。但起起伏伏中,她对黄梅戏的热爱,一直未曾改变。


1978年,年仅10岁的韩再芬被安庆黄梅戏剧团录取,成为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14岁时,她便担任了《莫愁女》的主角,成为剧团的“顶梁柱”,也注定了她与黄梅戏一生的不解之缘。“上世纪80年代时,戏剧非常兴旺,我们这代人幸运地成名了”,然而好景不长,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戏曲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处于不太景气的状态。

 

日常排练中的韩再芬

 

在那段没有戏唱的艰苦岁月里,为谋生存,韩再芬拍过影视剧,也演过话剧和小品,可兜兜转转最后她还是选择回到安庆做戏剧。那时,很多人也问过她为什么不去大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去做更大的明星,毕竟空间和收入都会更好一些。听到这些疑问,韩再芬总会说:我深深热爱着黄梅戏,无法割舍,我也坚信戏剧是内涵丰富的艺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之脉,它永远不会消失。

 

经过不懈的努力,韩再芬凭借《徽州女人》《徽州往事》两度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成功为黄梅戏摘得第一朵“二度梅”,并获得了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徽州女人》剧照 


江南文化一家亲

 

在各种政策和大环境的滋养下,许多曾被“冷落”的传统文化渐渐回暖。与此同时,地方戏曲也在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大融合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应运而生。

 

采访的时候,刚好台上正彩排苏州评弹《江南好风光》。韩再芬看着不禁感慨:“真美!”紧接着她也跟着哼唱起来,一字一句别具韵味。

 

“长三角三省一市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脉相连,我们的文化本就是相容的。” 韩再芬认为文艺发展联盟的诞生有其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原因,它对于地方剧种、江南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一件好事。“以前交通不便,文化交流不畅通,仅以我们徽州为例,翻过一座山,语言就会不同。现在不一样了,社会发展天下大同,各个剧种之间互相交流、借鉴的机会越来越多,有利于能诞生出更多具有融合性的戏曲作品。”

 

 

虽说江南文化一家亲,但具体到每个地方剧种上,仍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相对于苏州评弹,黄梅戏更加活泼硬气,而与豫剧相比,它又多了几分婉约细致。正是这或多或少的差异,我们的戏曲文化才得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景。韩再芬说。

 

 

愿以乡音慰乡愁

 

在问到对于联盟的成立有什么想法、期待时,韩再芬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仿佛这个打算她已经深思熟虑、准备了很久。“黄梅戏是安徽的一张文化名片,我希望通过这次契机,可以把黄梅公馆开到上海来。”韩再芬觉得联盟的成立将为艺术家们带来更多空间,但要想真正把愿景落到实处,还得需要一些切切实实的探索和举措才行。

 

再芬黄梅公馆

 

黄梅公馆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培育优秀的新人,后来又逐渐成为安庆对外宣传的文化场所。 “在上海有许多安徽人,他们都在为上海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黄梅公馆可以开到上海, 不仅可以宣传我们家乡的地方戏曲,还能慰藉远在他乡的安徽人的乡愁。”

 

说完,她淡淡一笑。小编突然想起韩再芬说过的一句话:黄梅戏的表演和做人的本质是一致的——真诚、质朴、自由、灵动。也许,这就是另一种境界的“戏如人生”吧!


文编 | 秦    岭

美编 | 何亦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