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环境人像前期拍摄都要做神马准备工作?

 幻听的山坡 2018-06-24

在上周,咱们已经介绍了影叶老师对环境人像的见解,这次,影叶老师就详细选取一个案例来介绍一下环境人像的前期准备~

《夜巷》

~下面开始教程~

先明确讲解思路


1、拍摄想法

2、服装道具准备

3、选景踩点

4、拍摄参数和技巧

前言

夜景人像拍摄绝对是前期更重要,因为夜晚环境光线很暗,需要设计光源补光,控制皮肤偏色,使用最佳感光度等。后期是有限度的,在较差的光线下使用高感光度拍摄,会使图片的后期余地较小,所以我这里详细为大家讲解前期的细节。

拍摄想法


我不拍大光圈写真,所以没有成组成套的片子,我拍的环境人像,一张作品就是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故事,要选取不同的取景地,每个取景地,只出一张最满意的最能表达我想法的作品。

我在做鼓浪屿的拍摄攻略时,翻看了朋友在鼓浪屿拍摄的图片,有海景、榕树、小巷,我觉得夜晚的小巷那种意境很难得,幽暗的灯光搭配有年代感的墙壁和建筑,所以决定拍摄夜巷题材的作品。

服装道具的准备

裙子一开始我挑了很多的,白的,浅蓝的,红的。

在这种街道夜景环境下利用白色裙子拍摄有些太大众化,网上很多夜景人像都是这样。

而且那种代表性的白裙子,比如JK裙,白色连衣裙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我为了拍照特意穿的,导致图片的故事感不强,所以,为了使图片更自然,更有生活气息,我首先放弃了白裙子。

酒红色的裙子我觉得色彩比较暗,和夜景搭配起来人物不突出,而且还有些吓人。所以我最后选择浅蓝色,既可以在昏暗的场景中突出人物,又可以和黄色的灯光色彩形成冷暖对比。背景深蓝色,衣服浅蓝色同色相下利用明度不同来区分画面内容。

接下来说说帽子

1、之所以选择浅黄色草帽,我觉得画面背景很暗,黑色的头发会和背景混在一起,导致人物头部不能清晰表达。

2、暗光下,灯光直接打在黑色的头发上,很容易产生偏色,后期不好的话,头发的质感会很差。

3、图片的色彩搭配,本来就想要冷暖对比的形式,黄色的帽子与灯光基本一致,不会产生偏色同时也是画面中的暖色部分,与上面的灯光光源照应,使画面兴趣点不会被上面光源带走。

注意细节,帽子上带了一圈黑色布条的装饰,图看起来舒服,每一处细节,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单纯的看起来好看而已。

帽子上黑色的布条,缠绕帽子一圈,这样在昏暗的环境下,一条黑色的弧线可以辅助表达帽子的立体感,让大家看出来那里有一条折痕,四周是帽檐。其次,整个图片以暗调为主,帽子突然呈现大面积浅色,显得突兀,所以,一条黑边,与周围黑暗环境照应,视觉上会显得沉稳和谐很多。

选景踩点

场景踩点试拍

我是在前一天晚上到达的鼓浪屿,所以,在踩点的时候,看了一路的路灯,我要挑一个最合适的进行拍摄。

关键点:

1、路灯光源的方向朝向地面,而不是向四周发散。因为要聚光到人物身上

2、灯的外形,要简洁,不要现代化。

3、背景环境要暗,要简洁。不能干扰画面。

踩点的时候,我已经拍了一张环境的图片(如上图),并且回酒店后立刻后期出来。

这是必要的,因为夜景人像的题材,拍摄人物走动,快门速度偏高,所以需要高感光度拍摄,画面噪点多,而且光线比较差,对后期要求高,我提前拍摄,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感光度,回酒店尝试后期,找到一个在后期范围内可以高质量降噪的感光度极限,也就是相机可以最大承受多大的可用感光度,转天正式拍摄的时候,不可以超过这个感光度。

而且我对这张踩点的试拍图片进行后期时,也在找好看的色彩搭配,还有合适的曝光,做到对将要拍摄的内容胸有成竹。

参数设置和想法

因为是夜景,整体光线很暗,所以必须开大光圈,提高感光度,感光度提升到了前一天踩点时尝试好的iso5000。同时人在走动,所以快门速度不能太慢,否则人物会虚,但是也不能太快,否则感光度需要继续提升。所以,我把快门速度放在了1/60s。

安全快门是焦段分之一,我用的85mm镜头,那至少应该1/85s。但是相机有防抖功能,所以可以适当慢点~所以在夜景人像的拍摄中,相机防抖功能显得比较重要。

一定向右曝光一点,也就是过曝一点,因为要尽可能保留暗部细节,为后期留出空间。当然,向右曝光的程度,要根据灯光决定,因为灯光是画面中最亮的,要控制在灯光还可以拉回正常的范围内。

我的想法是拍摄背影,让模特自由走动,抓拍,因为我想表达的画面就是一位女子独自走过灯下,定格她被笼罩在灯光里那一刻的画面,所以抓拍模特走动的全过程,之后挑选一张最合适的,比在灯下做动作摆拍要自然的多。开始拍了几张图片:如下

我在现场查看图片时,感觉左边图片有些别扭,主要问题在发型,麻豆头发较长,挡住了大部分的后背,这样使人物背面看起来比较黑,本来选择浅色服装,就是为了在黑暗的背景中可以凸显人物,现在头发盖住了衣服,显然是有问题的。

模特提出的想法:改头型、加背包。

在模特把头发扎起辫子搭到前面,背上背包以后,确实画面感觉立刻好了很多(上图右侧图片)。因为有了背包,所以走起来更自然了,就像学生放学扶着背包走路一样故事感也更强。

下面说说挑选图片

关键点:

1、影子

2、抬头、低头

3、脚步


上面是一组连拍图片中的三张,区别在于人物与灯光的相对位置。

我在图片下面标注了“侧逆光,侧光,侧顺光”。

“侧逆光”模特后背全部在阴影区,细节很少,但由于5000的感光度,后期也不能大幅度提亮,否则噪点很多。

“侧顺光”模特后背全部被照亮,人物立体感不强,而且,背包的下面有一片明显的阴影区,类似于“顶光”的效果,比较难看。

“侧光”:从上图影子的位置可以看出,光源在人物右侧90度的位置,使人物一半受光一半在阴影中,这样人物立体感强很多,因为物体的立体感就是由明暗关系表达出来的。而且后背一半受光,也可以体现出一部分细节,使后期的压力减少。所以,我选择了中间侧光的图片。

人物头部的角度:

低头草帽的角度不好,体现不出帽子的形状,同时低头给人一种低沉压抑的气氛。

抬头:很好的体现帽子的外观,也使头部显得更立体,抬头向前走也给人一种积极的感觉。

脚步:

既然是连拍,就是为了抓住人物走路时自然的形态,所以,脚步的姿态这一细节显得很重要,两只脚要先后分开,最好有一只脚还是半抬起的状态,这样最能体现走路的动感。



后期思路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后期思路~其实这张图片后期思路和方法很简单,因为高感光度,并没有太多后期空间,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整整体曝光&降噪

2、整体确定色调

3、加强灯光效果

4、调整色相和纯度

5、增加图片光线质感

6、强化细节

成图如下:


具体后期调整可以来听听影叶老师的公开课~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后期的调整思路都会讲到哦~

今天还能听到老师讲环境人像和写真的区别

从环境人像的第一步开始了解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