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小敏妈得知小敏语文期末测验结果已经出来,回家就问她考得如何。当小敏说只考了70分时,小敏妈真心觉得她在开玩笑。因为从上学到现在,她还从没考过这么低的分数,可是当她拿到试卷时,看到那异常醒目的分数,火一下子就冲了上来。 “才二年级呀,就考成这样,当时恨不得去揍她一顿!” 可小敏妈还是强压住了怒火,走出房间,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再次拿出试卷仔细分析看看都错在了什么地方。 看了一遍试卷之后,再加上询问过小敏才发现:她这次考得这么差,完全是对阅读题理解不充分造成的! 小敏妈十分庆幸当时没有对小敏进行严厉地责骂,而是帮她一起仔细分析题型,让她知道错在哪里,指出这次她考得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对阅读题理解不充分。 与此同时,敏妈决定发动全家,在接下来这个暑假,集中突破阅读理解大关!爸妈将一起帮助她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她慢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因为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以后的各类考试才能取得好成绩。而抓住了阅读理解,就抓住了语文重难点! 就是这样一件发生在千万家庭之中的真实故事,却足以让广大家长们从现在开始,和敏妈一样,对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重视起来。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无缝连接”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很喜欢阅读,但是一做阅读理解题目就抓瞎”。这种其实就是“听、诵、说、读、记、写”这一整个重要阅读习惯和能力支离破碎的结果。而实际上他们本应是一个整体,是语文学习的“无缝连接”。 要实现这样的“无缝连接”,最好的办法就 是“早下手”。 这里所谓的“早下手”,其实就是希望家长可以为孩子从小培养以家庭为背景的阅读,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听、诵、说、读、记、写”的习惯和能力,而且有利于锻造孩子的情商,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阅读理解是写作的重要基础 很多时候语文老师总是拿阅读和写作两大块来相提并论,因为两者着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阅读考察的是较强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而写作则恰恰是需要将这种理解和概括能力结合写作的命题充分表达出来。 拥有较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孩子往往可以短时高效地抓住写作命题的要求和方向,把平时积累的阅读素材适时地运用起来,并准确把握整篇文章的结构。这样就不会出现我们有些孩子在写文章时凑字数、流水账等普遍存在的问题了。 搞定了阅读,就一定程度上搞定了写作。阅读和写作这两座大山也就可以在考试中轻松地跨越过去了。 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占比大项 阅读即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对文本的阅读的过程。如果连基本的文字意思都看不懂,又何谈做题,又何谈提高成绩。 而语文的阅读理解又是重中之重,阅读理解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大比重分值。这一块是我们拿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失分的重点位置。 孩子的语文总体成绩想要提高,无疑在阅读理解中获得的分数要占据优势地位。 看到这里,不妨请家长们回想一下自己家孩子: 1)是否见到阅读理解题目就晕,无从下手; 2)答题过程中缺乏对阅读理解题型的技巧和方法; 3)阅读分数难以提高,找不到问题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