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下半年开始就被机构怀疑流动性的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光集团”),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资产处置之后,如今似乎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6月22日,“11新光债”价格报82.95元,这个价格较今年一月最低点的56.98元已经大幅回升了46%。 事实上,尽管后市尚待观望,不过,顺利度过连续多只债券的回售后,如今新光俨然已经成了机构眼中“上岸”的代表。 来自公司端的表态依然显示,“对各类债务偿还计划已做充分提前安排,不存在偿债风险。” 突遇风暴 今年1月15日,“11新光债”因为交易出现异常波动一度被上交所临时停牌。当日上午,“11新光债”大幅下跌40.82%,临时停牌前报58元。 而在此之前,“11新光债”自去年11月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到今年年初已经跌至69元,随后整个1月份一直在60元至70元左右波动。 “11新光债”是新光集团2011年发行的公司债券,即将在今年11月23日到期。其发行规模为16亿元,期限7年,附第4年末发行人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目前票面利率为8.1%,当前余额仍是16亿元。 除此之外,新光集团目前仍在存续的债券还有“16新光债”、“16新光01”、“16新光02”、“16新控01”等6期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16新光债”、“15新光01”、“15新光02”2期公司债;以及“17新光控股CP001”、“17新光控股CP002”2期短期融资券,其发行规模合计166亿元,目前余额120.42亿元。 事实上,在多位债券交易人士给本报记者的反馈中,新光集团今年连续密集的到期债务正是此前看空的关键因素。 “新光的还债压力大,所以当时大家普遍判断不乐观,公司信评人员也对此做出预警提醒。”前述机构人士对本报记者复盘当时的情况。 根据回售数据,今年1月“16新光01”的回售金额为6.1亿元;3月“16新光02”的回售金额为1.6亿元、“16新控01”的回售金额为1.8亿元;4月“16新控02”、“16新控03”回售金额分别为6.38亿元和5.2亿元,5期债券合计回售了21.08亿元。 相对顺利的回售情况也让二级市场逐步趋向稳定。4月10日,“11新光债”重回80元的价格。 该人士表示,“如果今年前几期回售的债券出现问题,那么16亿的‘11新光债’大概率会出现问题,所以大家都对回售的兑付结果十分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相继有评级机构上调了新光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以及部分债项信用等级。 今年3月大公国际出具的《2018年跟踪评级报告中》,将新光集团信用等级由此前的AA调整为AA ,评级展望维持稳定,将“17新光控股CP001”、“17新光控股CP002”的信用等级维持A-1。 随后,联合评级亦将新光集团信用等级由AA调整为AA ,同时“15新光01”和“15新光02”的债项信用等级亦上调至AA 。 虽然偿债压力依然存在,但在评级机构看来,新光集团的偿债来源依然稳定。 “公司持有优质股权拓宽公司利润来源、资产质量趋好、公司业务转型逐步实施并获得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此外公司提供的偿债计划较为可行。”联合评级认为。 资产处置“自救” 实际上,新光集团此次顺利度过偿债关键期也做出了一定的牺牲,这从其旗下上市公司端的资产处理上,可以窥见一二。 新光圆成是新光集团旗下房地产业务的载体,2016年借壳方圆支承上市。 2017年以来,新光圆成就开始了一系列处置地产项目的动作。 2017年12月,新光圆成出售了全资子公司浙江万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厦房产”)持有的建德新越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南通一九一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股权转让款共计18.45亿元。 今年5月,新光圆成又公告表示,万厦房产拟将其与滨江集团合作开发的义乌市新光壹品46%的项目权益转让给滨江集团,转让对价为18.24亿元。 “交易的标的是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通过股权转让方式交易,有利于合理化去库存,有利于公司资金回笼,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新光圆成证券部人士指出。 联合评级表示,新光圆成可售面积充足,目前也正在加快房地产项目库存周转,处置地产项目公司股权有利于房地产业务的库存去化,加速资金回笼以及提高资产流动性。 而在评级过程中,新光圆成方面的股权转让事宜带来的流动性提高,也是评级机构调升信用等级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实正是从资产处置上我们才看到了很多积极信号,公司方面给出了发展战略规划也提到未来出售股权形式一次性整体出售房地产项目将成为其重要的商业模式和销售方式。”前述新光债持有人表示。 集团端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12月,新光集团需要偿付债权本金合计93.48亿元,2019年1月至4月需要偿付债券本金合计38.52亿元。 新光集团亦给评级机构出示了偿债计划,其中在今年后续到期或回售的“17新光控股CP001”、“17新光控股CP002”、“15新光01”等6期债券将通过转让优质股权、子公司分红以及实现基金类退出3个方面来进行,分别预计在今年6月底前回收65亿元货币资金、在8月底之前收到分红10亿元以及9月底前分红10亿元。 对于2019年将到期或回售的债券,新光集团则将偿债来源瞄准在使用尚未抵押的资产向银行、资管公司等金融机构融资。 机构追因危机链条 不能否认的是,新光集团的资产处置较为顺利,其主因也是房地产资产的认可度以及接受度高。 “目前比较认可的资产是土地、房产,而其他特定资产只有专业机构才有兴趣,所以在资产处置的时候有一定难度。”前述商业保理公司人士表示。 在该人士看来,“新光集团目前短期内并没有流动性危机,但长期确实还要看后续资金回笼情况。” 事实上,在目前信用风险发酵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爆雷”的同时,如何避免自身的流动性危机、顺利度过关键期也是公司普遍的问题。 “现在提醒企业做好流动性风险预案十分关键。因为目前的流动性看仍然是稳定的货币政策,在包括资管新规等金融去杠杆去通道的具体实施下,企业融资面紧张状态市场普遍很悲观。”前述商业保理机构人士表示。 据该人士介绍,“现在去调研和企业负责人交流都在主动提醒他们注意流动性危机,不要等问题出现才去处理,有些企业已经提前做了流动性风险预案。” 事实上,面临流动性压力的公司如今正寻求自救的案例并不少见。 譬如此前永泰能源的公司债出现价格大幅波动之后,上市公司层面也十分重视,主承销商中德证券迅速组织召开持有人电话沟通会议。 据本报记者了解,当时永泰能源方面也在会议上抛出回笼资金的计划,一方面通过增加经营性现金流来缓解今年债市寒冬的压力,目前一些投入已经往后压缩了;另一方面融资部门也在努力调整融资结构,增加银行表内授信的规模,压缩债项的发行;此外则计划通过处置资产来获得后续的现金流。 (编辑:李新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