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Fine乐团首张专辑《I’m sorry》歌曲在网易云的评论区,点击至最后一页,会发现这些发行于2015年10月份的歌曲,安静地在云村旋转播放了将近一个月,才收获了属于它们的第一条评论。如石掷深谷,终于收到第一声来自听众耳朵的回应。 发现者们带着欣喜的语气,互相分享着在哪里发现了这个新鲜的乐团,也依旧有“好歌评论这么少,不科学”“舍不得这些歌火起来”的字眼出现。有谁能想到,一年半以后,这些评论会尘封在成千上万的心情和故事下面,成为Fine乐团音乐新起点的最早见证者。 当然了,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也不长。因为在首张专辑推出之前,冠南和乔西已经在音乐的路上走过了更漫长的、悄无声息的时光。 ![]() 相遇,用音乐造梦2012年,Fine乐团的两位成员冠南和乔西在西南医科大学相遇相识。彼时乔西参加校园的十佳歌手大赛,而冠南正在寻觅一个会唱歌的女孩来唱自己笔下的旋律。舞台上那个女孩尽管青涩,但嗓音“有辨识度,干净,随性自然”,也就是在那一刻,冠南心中回响已久的旋律开始向现实生长,走出了他自己小小的音乐世界,经由乔西的理解和表达,开始被四周的世界聆听到。 之所以说“用音乐造梦”,是因为有关音乐的未来对彼时尚年轻的他们来说就如同梦一般遥远美好,值得仰望努力,但不急于去捕获。他们开始了长达三年的磨合期,冠南创作词曲,乔西演唱,两个仍住在象牙塔里的年轻灵魂用音乐的方式交流和碰撞,一首首随性浪漫的曲子从他的笔下流淌出,在她的歌唱中诞生。 ![]() Fine乐团成员:乔西 在首张专辑推出之前,Fine只顾埋头做音乐,没有参加任何的演出和比赛,也没有刻意去寻找途径来推广自己的作品。创作好的音乐对他们来说就如同自家珍宝,精心雕琢、打磨,擦拭干净便放进箱底,不急着让它对着更大的世界发光。说起那段时光,他们很耿直地坦承,没有推广是因为没有人脉,有成品出来就已经很高兴了。至于演出,只有当台下的观众都真心喜欢自己的音乐,都可以跟着一起唱时,才是有意义的,而这需要一个积累听众的过程。 于是他们将所有心绪投入创作、演唱、录制之中,放进箱底的“珍宝”越来越多,终于在三年后的2015年底,他们挑选了八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集合成首张专辑《I’m sorry》正式发行。 ——清新爵士风的《呼吸决定》唱爱情开始前甜美的暧昧与犹疑,抒情感伤的《我发现你》吐露爱恋中情绪的难测和看不透,《没有人不比我快乐》里的鼓点清晰敲击着落寞人的心绪。在短短的八首曲子里,Fine蛰伏了四年所积蓄的能量悉数释放,他们以独立音乐人的身份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 ![]() Fine乐团首张专辑《I’m sorry》 听歌的人最值得尊重和感恩突如其来的关注和好评就像室外的一道强光射进了Fine原本封闭宁静的音乐世界,光明和喧嚣一同涌进。“兴奋➡压力➡冷静下来➡少去关注赞美➡回到原始状态”,他们如同久眠初醒的人,缓慢地适应着这个过程。“写歌和唱歌的时候都容易想多了,说实话,太多好评容易让人麻木膨胀,不过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时刻提醒自己客观,提醒自己是干嘛的,以及将要干嘛,这很重要。” 在网易云的评论区,每天都有许多人在他们的歌曲下面分享着曾经的经历和情绪,有人戏称就跟故事会一样。不过这也说明,Fine真诚的音乐在听众心中激发出了同样真诚的回应,他们发出的声音在某一个频率上收到了成千上万的回响和共鸣——这对音乐人来说,无疑就是创作音乐的意义所在了。 当被问到粉丝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存在时,他们认真地纠正了一番:“没有什么粉丝一说,不过是大家在一个共同的东西里面找到了共鸣而已。写歌的唱歌的和听歌的,对我来说,听歌的人最值得尊重和感恩。” ![]() 保持真诚 保持清醒在首张专辑发行的一年后,2016年年底,Fine乐团推出了新歌《配不上你》。相比之前较为单一的钢琴和弦乐伴奏,新单曲加入了清冽的吉他和激昂的贝斯推动情绪的逐渐升温,歌曲的层次也变得更加丰富鲜明。正如他们所说,他们正努力地探索着音乐上新的可能性——在遵从自己内心的前提下。 对于内心与外界的抗争,对于真实情感和盲目追赶风潮的分界,冠南显得尤为敏感和分明。相比主动刻意地去外界寻找创作灵感,甚至在商业化的音乐环境下写一些言不由衷的作品,他更倾向于回归到最初的自己,在手指触碰上琴键的一刻便放空思绪,让旋律和情感从放松的大脑里自然涌现。毕竟在音乐还未成为事业之前,对他来说,音乐就是如此到来的。 ![]() 说起最欣赏的音乐人方大同,冠南说最受触动的是他的音乐态度。“方大同早期的所有资料我都看过,他在摸琴之前可以和大家说说笑笑,但是一旦第一个音起的时候整个人会完全投入进去,这个细节对我影响很深,在舞台上,没有浮夸的言语和造型,一套衣服投入地唱完40首歌。我认为这是一个音乐人该有的态度。我一直觉得真诚比所谓台风重要。” 而从单纯爱好到如今成为职业音乐人,Fine乐团也在实践着这一份对音乐的专注和真诚。那些描写恋爱心事的曲子每一首都细腻精致,不用大而空的浮夸词语描绘千篇一律的愁苦,他们更喜欢用看似零碎的词句去深挖生活中那些微妙的、难以名状的小情绪,更多的时候象是无意识的喃喃自语,纷乱而不设防,太真实,让听歌的人仿佛听见另一个自己正在耳畔细细倾诉。 ![]() Fine乐团成员:冠南 幕后才是实现对音乐承诺的地方2017年5月20日,Fine乐团在成都举办首演“感同身受”。写了5年唱了5年,他们终于站上舞台,拥有了一场属于自己的专场演出。 ![]() 5.20“感同身受”演出现场 “这是每一个音乐人的梦想。”在2016年年底的首演告知里他们淡淡地写了这么一句,但我们知道,这一场“有意义的演出”他们已经等待得太久。在终于拥有了一群“真正喜欢他们的音乐,可以每一首歌跟着哼唱”的歌迷之后,Fine乐团在没有经纪人和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开始了演出的筹备。 “差点就取消了。演出前半小时由于摄像机位布置不合理,到场人数过多,场馆方要求停止演出,后来协商很久后撤掉部分机位解决。开场前一分钟,乔西还在哭。”说起这场演出,冠南似乎总带着一丝心有余悸。 但好在最终演出成功举办。聚光灯,荧光棒,优秀的乐手团队,这五年来所创作的音乐在小小的Live House里一首接一首被唱起。《呼吸决定》时乔西伸向台下的麦克风得到了默契十足的回应,全场大合唱温柔响起时,冠南还能回忆起初次写下这首旋律时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吗?——那时没有收到任何外界反馈的他们只是认真地、日复一日地创作着自己的音乐,如今才知道,原来那些默默无闻的旋律,可以以这种美妙的方式被听见。 ![]() 演出尽管美妙,但比起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Fine说还是更加享受台下的状态,“因为幕后才是实现对音乐承诺的地方”。我追问:“对音乐的承诺是什么?”“宁缺勿滥。不给自己设定模式化的风格以及旋律,不做浮夸以及赶风的编曲。举个例子就是我不会因为《呼吸决定》比较受欢迎就去继续做那个风格的歌,那个歌我已经写不出来第二首了。那是在只有那个年纪和环境下才能出的作品。” ![]() 从2012年开始,Fine乐团在音乐路上走到如今已经是第五年。但对于刚刚举办了首场专演的他们来说,他们还是音乐路上的新人,正在寻找着和音乐更好的共存状态。他们没有仓促完成将音乐从爱好变成事业的转变,而是一路摸索与思考着前进。乔西将音乐比作生活中的空气,它看似不存在又无所不在,是支撑着生命继续的重要部分。而冠南想了想,说音乐就是泡沫一样的存在吧?——清亮剔透,易碎,不可莽撞地触碰它,“一旦破了便一无所有”。 听起来苦涩,但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稍显浮躁的社会中,沉下心来纯粹做音乐需要面临着不少令内心交战的选择。冠南略显悲观的视角中,总是折射出对于音乐理想的极度认真。那么,即使易碎,他们也已准备去一路追寻了。 ![]() ![]() 原创君关注我,聆听更多有质感的原创音乐。点击专栏可浏览更多音乐人精彩专题和独家专访。想要成为网易音乐人?在云音乐网页版导航点击音乐人进入申请即可。 音乐专栏作者招募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