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最重文物:40吨唐代铁牛,镇守黄河1200年,至今完好如新!

 gudian386 2018-06-24

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外的蒲津渡,是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公元前541年,这里就架起了第一座连舟浮桥。唐开元年间,随着蒲州升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唐玄宗下令举全国之力在蒲津渡修建了历史上著名的蒲津桥和唐开元铁牛。目前我国最重文物,就是这40吨唐代铁牛,镇守黄河1200年,至今完好如新!

这是唐代铁牛,又被称为开元铁牛,两岸各铸铁牛四尊,以维河桥,牛下有柱连腹,入地丈余。这些铁牛实则当时固定铁索桥的桥桩,两岸各有两座。后来黄河改道,这些铁牛就被泥沙埋没,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出土时,这些铁器文物虽然被铁锈覆盖,但仍然能够看清各自的轮廓,甚至铁人的表情也非常清楚。

现出土铁牛有四尊、铁人四个、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和三个土石夯堆。位于黄河东岸。黄河铁牛的出土,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发现黄河古渡口遗址,四尊铁牛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每尊45t~72t)、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极为罕见。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金铸造等方面的科技成就。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论断为“浮桥地锚中,以蒲津桥铁牛锚最为著名”。

造型精美的四只铁牛,每只高1.9米、宽1.3米、长3米,重达40余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极为罕见。铁牛旁还各有一个铁人,为维、蒙、藏、汉力士,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令人震撼。据专家考证,铁牛铁人以及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全部由黄河两岸数万民众以“小高炉”现场就地铸造,一次浇铸成形,总用铁量近800吨。

往事越千年,山西永济县挖掘出的唐代国宝铁牛,不仅展示了当地历史的辉煌,也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建造、黄河治理、冶金铸造等方面的科技成就。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幅员辽阔,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文物,目前这个唐代铁牛是我国发现的最重的文物,40吨唐代铁牛,镇守黄河1200年,至今完好如新!堪称奇迹!对于本篇文章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