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米芾是古代书家里我最喜爱最崇拜的一位。既喜欢他疯疯癫癫的狡黠天真,又喜欢他那八面出锋,刷字的精彩和潇洒。对米芾的书法我也间断地临习过多年,遗憾的是只拾得一些皮毛,要撷得其精髓神魂还须皓首穷经。 那么怎样欣赏米芾的书法呢?下面,我根据多年的习书感悟与大家交流分享一下经验。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仕、海岳外史等。因为宋朝书画二学博士、迁礼部员外郎,故人称米南宫。 在米芾所能的书体中,代表其书艺最高水平的,当是行草书。比较著名的有《苕溪帖》《蜀素帖》《乐兄帖》《值雨帖》等。 他早年一头扎进传统,以至于被人目为“集古字”。在用笔,结体诸方面对古人书法用功最深,直到晚年才摆脱古人衣冠,独立成家。因而在“宋苏黄蔡米四家中,米芾的传统渊源最深,法度意识最强,书法形态最精美。这是他的一个艺术特点。 宋代文人的艺术观在很大程度上有“逍遥娱乐“的意味。如欧阳修的“自适、为乐、消日”诸种说法,纯是为个人内心愉快而创作。米芾也不例外,在书法创作上,他最著名的诗句就是“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二是力倡真率、古雅。米芾认为,唐人为追求字形匀称整齐,破坏了汉字造型的自然之美,不足为法,而晋人书为最高境界。所以他对晋人书法特别是二王的书法不仅顶礼膜拜,而且身体力行。传说王献之的墨迹《中秋帖》,就是他的临作。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三是在追求真率畅意方面,虽米芾和苏黄一样,都有文人书法的尚意情怀,但在具体创作的方法上,他有个人的追求,与苏黄的“不计工拙“不同,其字着力于造型变化与笔法运用的细腻,去追求天然趣味的风神。 以《蜀素帖》为例:章法疏密相间,飞扬跌宕;笔势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用笔强调起收,转折处的提按顿挫;字态左右欹侧,摇曳多姿,甚至上紧下松,头重脚轻。正如董其昌评其书如狮子捉象,全力赴之。又比如他的《论草书帖》则深涵晋韵,既不疾不徐古雅脱俗,又能彰显个人风貌。 从书法创作上来看,米芾属于最正统和稳健的革新派书家,他是立足传统而出新的典型代表。就象王文治说的脱尽面目而暗合古法,真正是”出新意于法度之内。所以在宋代苏黄蔡米四家中,米芾一直是在书法史上争议较少而多受欢迎的书家之一。其作品艺术特色和书论《海岳名言》,对后世书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