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江先民“对话” ——吴江博物馆参观记 吴江日报 最近,儿子开车,带着一家人去吴江博物馆参观,实现了我好久以来的愿望。 9点多钟,我们到了博物馆门口的广场上,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建筑矗立在面前。我兴奋极了,拥着两个孙女,叫儿子用手机给我们拍照,瞬间手机的屏幕里留下了我们笑逐颜开的影像。 走进博物馆,知道有三部分内容:史前文明、书画和国际友谊交往,我们着重看了史前文明部分。走进黑漆漆的陈列室,仿佛进入了时间隧道,看到了吴江5000~6000年以前的先民们留下的生活器皿,有贮存粮食用的瓮、煮饭用的鼎、盛饭用的豆等。说明当时先民们已经懂得熟食了,在工具类我们看到了用石头做的箭头、纺锤、镰刀、犁头、切割器等,已经会打猎了,留下的猪、鹿骨头的化石即是证据。同时,也会种地,使用牲口,也会织布,主要是丝绸,留下蚕的化石和纺锤是证据。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2003年~2004年文物部门在同里开展的考古发掘,林林总总有不少器皿出土,证明同里是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地方。据专家介绍,那是距今5500年左右的“崧泽文明”。总的来说,所陈列的东西说明当时吴江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另外还放着少量旧石器作为对比。 我们在陈列室里看到了一组两大一小的三具先民的骸骨,仿佛在对我们说:“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子孙后代你们怎么样?”面对先民们的“挑战”,我们自豪地回答:“中华儿女已经站起来了,现在即将消除贫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未来将成为一个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走出陈列室,回到现实,想想我们才花了一个小时,走马观花地看完了所展示的东西,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强烈的好奇心。 恰巧在门口碰到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我急忙询问何故只展示这小小的一部分,其他如青铜文明、铁器文明等为何不展出?据他介绍,由于空间限制,展品无法全部展出,现在太湖新城已经建成了一座7层楼高的规模更大的新馆,新馆的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如吴江名人 工作人员的话吊足了我们的胃口,非常期待新馆早日开放。可以想象,未来的吴江博物馆一定是建筑富有特色、展品琳琅满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