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楷书《源》字的三点水和我们常见的那种左向弧状放射的形态不同,有高山流水,直下三千尺的意趣势态,显得别拘一格,耳目一新。 从点画布势看,2和3的点画竖向在一条直中线上,1点偏右占2和3点的直中线右部地位,撇点收笔几乎与在下二点直中线上。三个点相对垂直,若高山泉水,飞流直下。 欧阳询的这个三点水和其它书体家的不同,可见与欧阳询书法的峻拔遒健和用笔内擫密切相关。 从师承关系上看,明显有魏碑书法的布势特点和意态。
三点的布势比例第一点占六分之一,的。第一个撇点的收笔和第二个竖点起笔之间的空挡只占六分之一。第二个竖点的长度约占六六分的一点五分。第三个挑点占六分的两份。 从意态上看,1点顾右应左启下,2竖点近垂直承上启下,3点接2竖点收笔之势,回转向上有上提之意味。 三点在书写时要注意起笔、行笔、收笔三着缺一不可。特别是2和3点中段的行笔要交待清楚。与控笔方面要先做到心中有数,沉着书写,控制好调锋后的由粗到细的运笔幅度,同时把握好点画的整体形态和质量。整体显得上疏下密。 和左部“原”字的势态要回顾照应,和谐统一。 柳公权的三点水左外轮廓线呈弧线外涨意趣,点画布势右聚合左方射状。疏密处理方面则和欧阳询相反,做上两点密下一点疏的布局。颜真卿的三点水相对平均分布。
在看看《集王圣教序》中的“源”字。 我们在以“源”、“清”、“深”三个字的范字分析一下其它书体中三点水的形态、位置和书写技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