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个童谣家喻户晓,有趣的是,在上海宝山罗泾,就有这么一座有故事的寺庙。 这座庙叫萧泾寺。它是宝山地区著名的佛教寺院,据史志记载,建于南宋乾道年间,毁于明永乐二年。相传该寺属长江沿线七十二寺庙之首,庙舍五千零四十八间,现遗存的直径近米的柱石足以证明当时庙宇之宏大。后人重建的寺舍仍达二百余平方米。 当地至今流传关于萧泾寺的传说达二十余则。大致有三类:一是来历,称该寺为梁武帝所建之家庙,众多事物至今尚可找到遗迹;二是关于明代“靖难之变”,据传当年建文帝朱允炆逃入萧泾寺藏身,当追兵火烧萧泾寺时,侥幸死里逃生,从此下落不明;三是与萧泾寺相关的风物传说,包括由此产生的当地民俗及其他史实。传说最初仅是被当时的人们作为茶余饭后闲谈传播,在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中,添枝加叶,有删减,也有扩大。有的演化出完整的结构,有的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有想象力丰富的细节。如寺里有扇“神秘边门”,就是有故事的门:“若要此门开,待等建文来。” 传说虽是故事,但亦留存着历史的残梦。萧泾寺传说中那些鲜为人知的部分,对历史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在寺庙中供奉萧何和华陀在上海地区就极为罕见。故此,它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