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正所谓万物有极,皆有定数。 新陈代谢这个词大家都熟。老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分裂产生,这个循环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上发生。 比如我们人体的血红细胞每120天就会全部换一次,老旧细胞被吞噬分解,细胞再分裂产生新的血红细胞补齐数目。血小板7天完成一轮换,表皮细胞几乎天天换。 问题是这样的循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吗? 可惜,不行!细胞分裂是有极限的。在染色体的末端有一种特殊的基因片段,我们就因地制宜的称它“端粒酶”。它的作用可以填充基因分裂产生的损伤。但是它会被“耗尽”。 研究发现越老的细胞端粒长度越短,越年轻就越长,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人的细胞可以近似的看成10000bp。随着使用次数渐长,端粒酶耗尽,分裂到极限的细胞就死亡了。 那么马上就会有一个问题,是不是保证端粒酶补充人就永生了呢? 可惜,没这么简单!要知道,癌细胞中也端粒酶。癌细胞的本质就是不受控制的疯狂复制的细胞,端粒酶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的理解,细胞分裂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100%的复制,其中必然存在变异。生命的奇妙应对之处在于,我们的基因里面存在大量没有用处的垃圾基因,其数量远远超过有用基因。科学家一直猜不透为什么要不断遗传这些垃圾基因。有一种猜测很可能接近答案。从数学上看,只有大量的无用的垃圾基因,才能保证绝大多数变异落在这些垃圾基因上,从而使得有用基因得以幸存。这像老庄所说的“无用之用”。 但是再小的几率也会发生,一旦变异落在了有用基因上,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从数学角度看,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延长端粒酶,使得细胞分裂无限,那么变异的风险也随之变成无限,癌症从偶然变成必然。 最终,我不得不悲怆的仰天狂呼: 凡人,终究难逃一死! |
|
来自: 成靖 > 《医学探讨/新发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