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技术革新,绕不开瓦尔德内尔,王皓和张继科

 马思鹰眄 2018-06-24

从乒乓球诞生至今已有120余年,百年革新,百年进步,发展成现在集速度、旋转、力量、落点、弧线、节奏于一身的世上最快最转的球类运动。

漫长的发展之路,每一项重大技术革新,都给乒乓球带来了新面貌、新气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人发明的弧圈球,是乒乓球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使乒乓球从下旋球时代变为上旋球时代,也使乒乓球从娱乐性居多转化为激烈对抗的运动,也使乒乓球运动主要靠手转变为需要全身配合发力的运动,最大限度地开发了运动潜能。

横板源于网球握法,直板源于筷子握法。相对于直板握法的灵活多变,横板发球过于死板。瑞典天才瓦尔德内尔改变了这一现状,使得横板发球并不亚于直板发球。

瓦尔德内尔浅握式发球法,握拍时将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蜷起来放在拍柄的侧面,依靠拇指和食指捏住球拍的右肩部,也称“瓦式发球法”。这是乒乓球发展史上唯一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一项技术,瓦尔德内尔独享尊荣。

这种握法解决了横板发球手腕不灵活的问题,球拍摆动的角度可以达到150°,发球的旋转变化大,有利于发球直接得分和发球抢冲。

王皓是直拍横打集大成者,反手放弃推挡,全部采用横打技术,解决了直板反手的弱点,王皓反手可以与一流横板选手进行多板相持。

直拍横打刚产生时,被人们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旁门左道。王皓使横打技术大放异彩,登上了世界乒乓球的最高殿堂,现在已成为主流技术。


横板反手侧拧台内球技术,由捷克的科贝尔率先在比赛中使用,当时只是起到干扰作用,没有成为主要得分手段。

张继科把反手拧技术发扬光大,反手小三角、中路短球,张继科都能拧起来。在他巅峰期,正手小三角的球,他也是大跨步赶到,用反手拧来接发球,真正做到了全台无死角进攻。

由于张继科的反手拧技术力量大、速度快、旋转强、落点刁,已成为独特的反手主导得分的体系,被人们称为“霸王拧”。

近期,日本大量使用正手近台拍击和反手剌(La)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代表人物是张本智和、伊藤美诚,在大球新材料时代,这两项技术会发展为主流打法吗?

乒乓网——太阳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