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盼节,大人怕节。小孩盼节是因为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大人怕节,不仅过节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且还需大量的精力,还需大量的时间。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环境不轻松,生活压力特别大的时代,只有懂得自我减压,自己找乐,自己成全自己,才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将日子越过越好。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过去的新年,已经和现在大不相同了,以前家家必备的年货,现在很多以鲜有人问津了,在我们的记忆中,有哪些即将消失的老年货?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回忆过去的目的不是怀旧,而是珍藏过去的美好,展望更加绚丽的明天。 这些消失的老年货有下面7样: 1、年画 还记得这些贴在墙上,红红火火的年画?这些年画不仅有一番风顺,还有万马奔腾,不仅有大胖小子,还有俊秀的丫头,总之一句话,金玉满堂,阖家幸福,只要将年画卖回来,这都不是一个事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画中的情形,已被勤劳的人们用双手实现,以前只能当成心理安慰的年画,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2、灶糖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国人的小年,这一天也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献上灶糖,目的是让灶王爷的嘴巴甜一点,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让明年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可现在的人们普遍认为,相信灶王爷,还不由相信自己的一双手。 3、贴门神 中国人喜欢过年贴门神爷,贴上秦琼和尉迟敬德两位门神爷,那就是大鬼小鬼都进不来,不仅可以保佑家宅平安,而且有这两位门神爷撑门面,也会显得家宅兴旺,幸福有余。 但在这个遵章守纪,法律昌明的时代,人们都普遍认为只要懂法,守法,才会家宅平安,幸福永远。 4、买糕点 糕点在过去可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什么大八件,小八件,还有桂花糕、沙琪玛,总之油油腻腻,吃到嘴里,很是解馋。 但现在的人们对油腻的东西,基本不感兴趣了,他们更崇尚健康的食品。 5、贴对联 贴对联是中国人的习俗,不仅大红的对联透着喜气,而且上面的吉祥话,更是让人心里瞧着舒坦,可现在很多城市,电子对联大行其道,估计纸质对联的地位,很快就将被取代了。 6、买零食 过年不能空嘴,花生、瓜子、糖果这些零食必不可少,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采购零食的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美国榛子,西班牙的蔓越莓干,韩国的杏仁,这些健康的食品,已经纷纷走上了人们必备的食谱! 7、放鞭炮 在以前的时候,过年不放鞭炮那就不叫过年,可是每到放鞭炮的除夕夜,医院被鞭炮炸伤、炸残的人就比比皆是,放鞭炮不仅危险,还污染环境,估计这个旧年货,很快就将被电子鞭炮等等新的年货取代了。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历史解密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