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的生身父亲是载沣,载沣在溥仪(三岁登基,六岁退位)当政的时候,他做了摄政王,也就是清朝末期的实际掌权者。 清朝灭亡后,载沣失去了经济来源,有道是坐吃山空,到了解放后,诺大的醇亲王府就被他卖给了国家,载沣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他还认购了不少可以中奖的公债。 载沣是一个口味不刁的人,当时醇亲王府的老厨子去世后,为了显示恩宠,他就让老厨师的儿子接了班,可是这个二把刀的厨师,根本就不会做菜,故此,醇亲王府的菜,那是北京城有名的难吃。 醇亲王到了晚年的时候,因为患了糖尿病的缘故,故此,身体条件越来越差,按照正常的逻辑,有病就应该吃药,可是载沣却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根本就不吃医生开出的药。 载沣到后来,两腿瘫软,想要出门,只能是坐在轮椅上,由亲人推着出门了。再到后来,载沣两手发颤,提笔写字都困难了。 可是与载沣截然相反的是载涛,载涛是载沣的七弟,他不仅会做菜,而且还做得好,可以这样说,吃了载涛做的菜,没有一个人不夸好的。 这年冬天,天冷的邪乎。载涛对载沣的身体也很关心,他就给自己的五哥打了一个电话,请他过府吃“菊花火锅”。 载沣接到电话非常高兴,他当即雇了一辆三轮,由自己的亲人互送,很快就来到了载涛的家里。 载涛确实是制作美食的行家里手,紫铜火锅里的鸡汤已经烧滚,他为了吃这顿火锅,还购买了很多配菜,这些配菜包括:鱼片、鸡片、鹿肉、海参、鲍鱼和粉丝等等,足足摆了一大桌子。 要知道在那个食材紧缺的时代,即使有钱,没有门路,也不见得能买来这么多好吃的。载涛亲自动手,一样样地将这些美味原料,下到了火锅里,等到满屋飘香的时候,载涛又往火锅里撒上了一层菊花瓣。 载沣虽然嘴巴不刁,但也是独挡不住美味的诱惑,浓浓的亲情,让他的神情激动,可口的美味,让他味蕾兴奋,一场火锅吃下来,他的身上已经出了一层透汗。 菊花火锅吃罢,载涛和载沣两兄弟又说了一阵体己的话,眼看着天色不早,载涛给自己的五哥叫了一个三轮,然后亲自送他回家。 载沣身体挺弱,内衣汗湿,面对严寒,他回到家里就感冒了。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冒这种病,发生在一个重度糖尿病人的身上,这场对于普通人算不得事的小病,竟引发载沣患上了无药可医的大病——尿毒症。 可是载沣还是坚决地不肯吃药打针,当时他的几个女儿跪在病床前,一个劲地央求,固执的载沣这才同意接受医生的打针的要求。 有道是,治病治不了命,这一针下去,载沣好了一阵,但随后就陷入了昏迷的状态,他的儿女和亲人们轮番在病床前值班,都盼望着载沣的病情能够好转。 三日后,也许是回光返照的缘故,载沣突然睁开了眼睛,说道:“快告诉我,谁中了,咱家买的公债有没有中奖啊!” 载沣的家人告诉他没有中奖的消息后,载沣往床上一躺,随后又陷入了重度昏迷状态。 (上面的那句话,算不算载沣的遗言,小编真的不确定,还请读者自己判断)。 1951年2月3日,曾经的清朝摄政王载沣去世,家人将其葬入北京西北郊的福田公墓……七八年后,在抚顺接受改造的溥仪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他冲着北京的方向,跪在了地上,眼泪忍不住“唰唰”地流淌了下来!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历史解密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