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易要切忌卖弄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8-06-24
学易要切忌卖弄

  一个偶尔的机会,去拜访一位农夫王老师,曾经闻听这位王老师也是一位爱读书的人士,抱着对山野读书人的敬仰和尊重,与王老师进行了一番交流。当王老师听说我正在学易,立刻很是感兴趣,与我交谈了很多。没有想到,这位老者竟然对易经这么精通,当时这位老者给我分析了一下八字,这位老者分析起来八字,格局用神头头是道,其手法也精炼纯熟,其中所用手法比如现在易学界流行的扶抑论和六亲转换等手法,这位老师虽然说不出现在流行的名称,却原来是王老师早已烂熟于胸的手法了。王老师对我的来情去处说得一清二楚。随后这位老者又谈起梅花易数和奇门遁甲等,皆为娓娓道来。当时深感惊讶,一位手握锄头的农夫竟然有如此见地,不禁对于老者的学易经历产生了好奇。
  也许是知音难求吧!王老师对我讲起来他的学易经历——
  当时这位王老师还很年轻,也是一个偶尔的机会,一大早到一家远房亲戚家串门。等走了二十几里路到亲戚家的时候,这位亲戚还没有起床,当时这位亲戚躺在被窝里就对王老师说,“你走到离我们家五里路的地方,在一个大坡上,有一群人,大约有二十多人,穿的各色衣服都有,对你是又打又抢,但是虚惊一场,有吗?”当时王老师很是惊讶,确实是在当天早上,在来亲戚家的路上,有一群人截着王老师的道,对王老师又是打又是抢的,把王老师吓得不轻。后来发现是误会了,原来他们当地有“新女婿三天认门随便闹”的风俗。当时好多的人都在人民公社里干活,以为王老师是新女婿呢!都要上来闹新女婿,闹了一阵子才发现是认错人了,但把王老师吓得够呛。这些事情自己还没来及说,亲戚竟然躺在被窝里对自己在路上的事情一目了然了。时间、地点、人物、人数都清清楚楚。王老师知道是遇到高人了,就求亲戚收自己为徒。
  当时的社会对学习易经等玄学是不允许的。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上工和不被人发现,王老师每天也只能在天黑的时候,走上二十几里的路,去师父家学习,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前赶回家。平时等到夜深人静,老人和孩子们都睡熟的时候,悄悄起床,用芦苇席把自己围起来,点上小煤油灯看书练习。这样才没有被人发现。
  但是,王老师的师父却未逃劫难。在日本入侵的时候,曾经在平顶山“万人坑”大肆杀人,当时王老师的师父用奇门遁手法,指导全村人躲在“万人坑”后面的山坳里而躲过一劫,因为救过全村人的命而名声大臊。十里八村的人盖房成亲,迁宅下葬,都要请他把关。但在文革的时候,王老师的师父却被打为“牛鬼蛇神”,受尽了不尽的折磨。后来听说其师父曾说过村子旁有个乱葬岗是死地,于是其师父的一家老小就被从家里赶了出来,并且非要其在乱葬岗安家,意思就是:你说那地方是死地我偏要把你往死地里赶。其师父生气直至,愤恨地烧掉了所有的书籍,咳血而亡。临终的时候,也就告诫王老师:不论何时,易经只是作为爱好就好,要把自己缩到最小,不要轻易卖弄。
  出神地听着王老师的讲解,感觉一切象梦境一样,那么真实,又那么的传奇。王老师遵守师父的教诲,一直就是默默看书,默默练习,品味其中的乐趣,从来也不于人前显露。曾经有人打听到王老师是那位逝去师父的真传弟子,许以厚禄请其出山,王老师也都婉言谢绝了,只是严遵师训兢兢业业地养育自己的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并儿孙满堂。农忙干活,闲时读书,一手锄头,一手文章。引用白居易的一句话“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也真是逍遥自在。想起现在的易学界:门派众多、互相攻击、褒己贬他、假托先圣、偷梁换柱、功利之心重之又重,有谁能真正悟到学易的真正目的和乐趣呢?对于王老师的学易态度是对是错,我无法评价,但却似一幅明镜照我心田,似是而非却又温暖异常。
  而后我们又交流了很多的手法和易道。等我们告辞的时候,王老师送了很远,边走边聊,大有相见恨晚之势,想那王老师也需要与人交流和倾诉,但知音难求。满腹的锦绣文章,又何人能懂呀?
  送我们走远,回头望去,朴朴素素一农夫,站在阳光中却也是和谐一景。 
  (周易文摘博客,作者:指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